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乔治•梅森大学公共关系政策学教授。曾担任过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处副主任。著有《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信任》等。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亦是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的经典名著之一。本书全面论述了20世纪下半期人类在迅猛的科技发展的条件下,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文明演进模式等发生的相应变化,从黑格尔哲学出发,重新提出并阐释了“历史的终结”的社会科学概念,认为自此之后,“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作为社会进步的常识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不论人们所处的社会正处于何种形态,这一人类理论的实现进程是不可更改的。在提出“历史终结论”的同时,福山也分析和阐释了“自由、民主”发展到顶峰后的“最后之人”问题,表达了他对这种历史观念的深远忧虑。本书内容有:一个重新提出的老问题;人类的古老时代;为获得认可而斗争;跳过罗得斯岛上的巨型雕塑;最后之人等。
福山把“历史终结”之后的社会——“获得普遍平等认可”的社会——“自由民主社会”称为“后历史社会”或“后历史世界”,而把此前的社会称为“历史社会”或“历史世界”。福山说:“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历史将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后历史’部分,一是历史部分。”①对于“后...
评分作者秉承康德黑格尔的哲学思路, 批判的继承了马克思理论, 从人性,历史和世界现实政治经济方面入手,论证了一个主题. 就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社会制度演进的终极目标是LIBERAL DEMOCRACY, 就是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 作者的论证其实是对于马克思的反思,因为马克思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方...
评分如果剔除本书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因素直击哲学领域会发现福山跟从黑格尔、尼采来看世界。问题是这二者之间的裂隙福山如何填平? 融合黑格尔和尼采的努力首先是由科耶夫做出的,科耶夫的结论就是黑格尔的历史的终结带来尼采的末人(the Last Man)的世界。福山在本书中...
评分我读的是远方出版社1998年的译本。 福山在这本书里主要依据的是科耶夫对于黑格尔的解读。译文中明显的错误不少,不过其志愿难得。福山在国内应该是被低估了,尤其是这本书,由于其读者并非限于学者而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p2 如此理解的历史与德国伟大...
评分手头拿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第二版。在买这本书之前,恰巧看到了雷颐先生的翻译举谬之文http://tbn.blogbus.com/logs/2004/11/474584.html,曾一度犹豫是否购买。幸好到手时发现此书已是再版,许多明显误译已得到更正。但在我的阅读过程中,依然发现了几个翻译错误或...
跟那个演讲没关系啊,而且文笔好平易近人。。。
评分歷史終結論和進步史觀。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文化陰霾。
评分(to comment)
评分用电子书读的,在爱尔兰旅途中。当然是慕名而读。产生了很多联想,比如一直没有意识到,原本将共产主义视为理想,其实也是作为“历史终结”的一种假说的。
评分(to commen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