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著名传播学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传播学终身教授,“欧洲传媒研究小组”成员,《欧洲传播学杂志》三位创始人之一。麦奎尔曾经就读于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学位,后在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担任教授或客座教授,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长达二十多年。

丹尼斯·麦奎尔在传播学领域有着漫长而辉煌的研究经历。从1968年至今,麦奎尔出版了十几本著作,广泛涉及传播研究的诸多领域,主要著作有:《迈向大众传播社会学》(Towards a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71)、《传播》(Communication,1975)、《大众传播研究模式论》(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1982)、《大众传播理论》(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1983)、《媒介行为》(Media Performance,1992)、《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1997)。《媒介政策》(Media Policy,1998)。他的不少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世界各地使用。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丹尼斯·麦奎尔
出品人:
页数:221
译者:刘燕南
出版时间:2006-3-1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071589
丛书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受众分析 
  • 麦奎尔 
  • 传播 
  • 受众 
  • 传媒 
  • 新闻传播 
  • 媒体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受众分析》是一本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理论专著,也是迄今为止西方传播研究界全面总结和探讨受众问题的一本著作。

全书分为九章,作者首先对受众这一概念及其演变历史进行了梳理;接着全面总结和分析了各种受众理论和受众研究的主要传统、方法和结果,这些理论和研究中的受众观念,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描述和解释各种受众类型的基础上,作者联系实际分析了受众研究中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方法之间的异同,并就媒介到达问题、受众的形成和保持问题、媒介的社会应用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

此外,作者还从受众和媒体两个角度对传受关系进行了探讨,力图客观反映现实,不矫枉过正,也不偏执一端,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

最后,作者对蓬勃兴起的新媒体、特别是跨国传播和交互式传播之于受众群体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受众概念的相应变化进行了评述,与本书开头对受众概念的历史梳理相呼应,

作者采用大量资料围绕受众、受众研究、受众实践做文章,既反映过去的概貌,又阐明目前的思考,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该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资料丰富、论说简明,对于大众传播和媒体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学生们来说具有比较重要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了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有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

评分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了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有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

评分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了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有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

评分

按照大众社会理论,大众mass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脱离了家庭、血缘、土地等传统纽带,相互依赖却又彼此陌生的人们的生存形态。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匿名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性的社会群体group,有不同于松散的群集crow...

评分

Sofa~Hiahiahiahia~~ Until the multimedia network has developed when th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 appea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play the single-handed role,but also the audience in the forth media play two roles o...  

用户评价

评分

经典之作!“关于受众,有一股强大的批判之潮在持续不断地翻滚。意识形态批判、社会关怀、道德说教、文化悲观主义混合交织在一起。。。”,能在如此复杂与边界模糊之中梳理出各派思想和把握发展脉络,体现作者的学术功底与洞见。

评分

受众的前世今生

评分

作为教材读的话很不错

评分

09年3次版。译者仍是刘燕南。前四章写的还比较有条理,后五章凌乱些,觉得是各家理论的堆叠。如为节省时间,还不如细读译者的序言总结;如查理论,推荐麦奎尔的《大众传播模式》的那本小册子。且对于新媒体研究,应用性何如,感觉很多理论还是过于陈旧了。

评分

比较喜欢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个版本译的也还不错。今天还consult了当年那本一斤重的reader的相关篇目,对课题这一块总算有sense了,好感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