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的世界

傅山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白谦慎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6-4
价格:4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3346
丛书系列: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图书标签:
  • 书法
  • 艺术史
  • 傅山
  • 艺术
  • 白谦慎
  • 历史
  • 傅山的世界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傅山
  • 明代
  • 书法
  • 医学
  • 思想史
  • 文化名人
  • 山西
  • 反清复明
  • 道家
  • 隐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十七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关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目录信息

总序
谢辞
致中文读者
导言
第一章 晚明文化和傅山的早年生活
晚明:一个多元的时代
尚“奇”的晚明美学
董其昌和晚明书家
古代经典权威的式微
文人篆刻对书法的影响
日益紧迫深重的危机感
傅山在明代的生活
第二章 清代初年傅山的生活和书法
动乱的年代
傅山同仕清汉官的关系
历史记忆的典藏
颜真卿的感召力
支离和丑拙
晚明文化生活的遗响
第三章 学术风气的转变和傅山对金石书法的提倡
1660—1670年代山西的学术圈
学术的新趋势
学术思潮对书法的影响
清初的访碑活动
碑学思想的萌芽
打破唐楷图式
南方的回应
第四章 文化景观的改变和草书
傅山的晚年生活
博学鸿儒特科考试
傅山的行草与草书
结语
图版目录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书札记#白谦慎《傅山的世界》 2014年春节,小假七天,往返于湖南、陕西之间,虽舟车甚烦,然欢愉之事亦多,其间未顷刻忘读书之事耳。年初五,陕西,雪,夜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略记笔记如下,聊以自适耳! 1、晚明城市文化尚“奇”的审美时尚,为书法上的尚“奇”之风...  

评分

《傅山的世界》看完,之前被美美的封面和插图晃瞎了狗眼,细读发现还是论文。从环境去读字是个好方向,只是白谦慎究竟是念政治出身,对于当时代横向的联系研究的细而精,然而忽略纵向的思想史,好比他一再强调的晚明尚“奇”对傅山所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的书法...  

评分

三联新版“精装”白谦慎《傅山的世界》是一本伪精装,内中没有彩页,装订也颇不得法,一入手便有脱胶的现象,排版也欠疏朗,纸质也非常一般,和张充和那册没法比,实在有负精装的外表。 封面材质上太硬,反不如以前平装本有质感。 旧著重版,应该至少在装帧上下点功夫呀。 而注...  

评分

评分

三联新版“精装”白谦慎《傅山的世界》是一本伪精装,内中没有彩页,装订也颇不得法,一入手便有脱胶的现象,排版也欠疏朗,纸质也非常一般,和张充和那册没法比,实在有负精装的外表。 封面材质上太硬,反不如以前平装本有质感。 旧著重版,应该至少在装帧上下点功夫呀。 而注...  

用户评价

评分

太棒了!想把白先生的书都读一遍!

评分

对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探讨,涵盖了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明清鼎革后,明遗民的艺术是如何回应了当时的政治情势。政治环境和艺术品味之间有著何种关系。学术风气的改变又是怎样地影响了清初美学观念的形成。除了采用艺术史研究最常用的风格分析外,还借鉴了物质文化、印刷文化、学术思想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明清之际的文化现象、社会风俗、政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都作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考察,其主要发明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晚明尚“奇”的文化现象和明末清初书法中的异体字问题及“臆造性”临摹问题。二、傅山和仕清汉官的关系问题。三、1660至1670年山西学术圈与学术风气的问题。

评分

这一个系列都是不错的,其中还有一本点评《长物志图说》的,值得买来一看。

评分

这一个系列都是不错的,其中还有一本点评《长物志图说》的,值得买来一看。

评分

对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探讨,涵盖了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明清鼎革后,明遗民的艺术是如何回应了当时的政治情势。政治环境和艺术品味之间有著何种关系。学术风气的改变又是怎样地影响了清初美学观念的形成。除了采用艺术史研究最常用的风格分析外,还借鉴了物质文化、印刷文化、学术思想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成果。”对明清之际的文化现象、社会风俗、政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都作了较为详尽的历史考察,其主要发明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晚明尚“奇”的文化现象和明末清初书法中的异体字问题及“臆造性”临摹问题。二、傅山和仕清汉官的关系问题。三、1660至1670年山西学术圈与学术风气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