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 主要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年),《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年)。《兰亭论集》(与华人德合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十七世纪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进为碑学的关键时期,而傅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同于以往治书法史的学者,本书作者白谦慎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藉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情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以及由之生发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在试图重新勾勒傅山的生活经验之际,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这个转折,也对十七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关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
此书英文、中文繁体字版甫出,即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在梁羽生笔下,傅山是武艺高强的侠客;在医学历史上,他是妙手回春的大医,而在白先生的书里,他则是观察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窗口。在《傅山的世界》里,白先生用了以点带面的手法,打开了17世纪书法现象赖以生成的广阔文化景观,让人读完不由生出“卷开天地远、思静入苍茫...
评分——复古型文化 用我的家乡话说,傅山成熟期那些杂书卷册,如《啬庐妙翰》(P162—167),就是“怪打巫式”的,属于一个衰乱时代的风骚。虽然作者借助傅山其人放大“帖学独尊向碑帖并存转变”的书史结构转型,或者“碑学成长壮大历程”这一艺术生长机制...
评分三联新版“精装”白谦慎《傅山的世界》是一本伪精装,内中没有彩页,装订也颇不得法,一入手便有脱胶的现象,排版也欠疏朗,纸质也非常一般,和张充和那册没法比,实在有负精装的外表。 封面材质上太硬,反不如以前平装本有质感。 旧著重版,应该至少在装帧上下点功夫呀。 而注...
评分在翻开《傅山的世界》前,我非常担心这样一本涉及书法史的书会不会过于艰涩而无法一气读完,可非常出乎意料的是,我花了两天通读了一遍,其中有几个章节我看了两三遍,如尚“奇”的明清美学、董其昌和晚明书家、颜真卿的感召力、支离和拙丑,不可否认这些章节写得非常精彩,让...
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傅山
评分一本用英语写的艺术史。不知不觉中觉得,在夏天里疲惫的时候,读英语翻译过来的文字,还比较轻松。
评分修行106th,傅山的世界是指傅山所生活的整个时代,全书写了晚明清初的文人与书画的倾向与特点,文人尤其是后期遗民群体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就傅山对赵孟頫与颜真卿书法之选择与其著名的四宁四勿理论做了极好的解释,这本书太好了,明末清初的求奇思想一是因为王氏心学引起的对个性的高度尊崇,二是因为市场与文人画结合所造就的偏标新立异造特色,三是因为对经典对权威的尊崇遵循之心大大减弱,这是时代特点,产物就是王铎傅山倪元璐乃至后期金农等人的书法。坦言之,傅山的支离老残美我欣赏不来,那时代我最喜欢的还是前期的董其昌,后期的倪元璐,不过傅山还是让我深深尊敬的,为学识,也为气节,更为他的赠陈谧草书册页一幅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草书的魅力,如是
评分傅山的世界重在世界,重在文化,傅山仅重在穿针引线。修電腦第四本
评分这是一本写地相当无聊地书,作者毫无美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