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989-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
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单向度的人》、 《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学说颇多但同时也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确凿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探究只是研究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探寻真理的本原,所以根本条件下立场的不同自然导致了答案的各异。马克思主义自它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
评分有前辈告诉我,80年代时,有几本必看的书,除了至今还畅销不衰的,如《梦的解析》之外,印象深刻的还有帕乌斯夫斯基的《金蔷薇》、莫迪阿诺的《暗店街》、本雅明的《单行道》以及这本《单向度的人》。 说实话这几本里印象最深的要数《金蔷薇》中的那篇《夜行的驿车》,直到...
评分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人类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学说颇多但同时也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真正确凿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探究只是研究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探寻真理的本原,所以根本条件下立场的不同自然导致了答案的各异。马克思主义自它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
评分想像消亡,批判停顿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 当我从包里拿出一本装饰简单、象牙白而又有些发黄的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的书,准备悉心研读时,时常引得旁人的侧目,甚至有人问我:“你读这样的书...
工业社会是极权社会,压制了反对声音,产生了单向度的人和社会:缺乏否定,批判和想像能力的人。
评分只有诺斯替主义者、摩尼教徒才能战胜发达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黑玛门尼。
评分不管在哪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都是各自不同的。要阐述大环境下被同化者的单一性,就该深入到个人生活中去了解,而不是停留在对话语形式和技术的批判上——“自由、民主、完善”,很多话是上头说一说,我们听一听也就罢了的,没人当真。对漂浮着的东西自说自话,最后自己也会漂浮起来。还有,书中流露出的精英主义意识让人不敢苟同,豆瓣上的几篇评论也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一旦写到哲学系的书评,大家就都要说说大背景,再用貌似哲学化的语言封装一下原著,最后必然会补充一下“所以作者才会在书的结尾写道xxx...”。
评分当突破了翻译腔和学术词汇粉饰而get到马尔库塞每一自然段的振臂高呼之后,对这一时隔半个世纪的预言式的论述之于当下“盛世”,只有一个感慨,“相见恨晚”。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非但没有突破,反而是成指数级强化了所谓“技术合理性”的意识形态,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剁手”,不过是商业社会抑制之下的、没有第二出路的“幸福意识”假象…… 还有太多太多的现实指涉,还需要精读。
评分简直是个陆续变成现实了的预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