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科勒布鲁克,她在爱丁堡大学教英语文学,著有《新文学史》(1997)和《伦理学与再现》(1999)。她也发表了大量关于德里达、海德格尔、伊里格瑞、布莱克和福柯的文章。
译者简介
廖鸿飞(豆瓣id:猫科动物),男,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现为荷兰阿姆斯特 丹大学文化分析研究院博士生,主攻电影与哲学研究。在国内外发表有若干中英文论文,在学术期刊及电影专业网站迷影网(cinephilia.net)上发表有大量翻译文章。
This book not only introduces Deleuze's ideas, it also demonstrates the ways in which his work can provide new readings of literary texts.
艺术、哲学:艺术不是再现现实,是对知觉与感觉的创造。科学才是着眼现实的,对功能的创造。哲学则创造概念去超越任何例子,从潜能的角度回应、统筹前两者的创造。 潜能:德勒兹重视事物的潜能。艺术形式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更在于它理论上能达到的一个极限,即潜...
评分 评分德勒兹是谁? 《导读德勒兹》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导读类的书,作为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中的一册,德勒兹关于哲学、艺术和文学的思考引起了我的兴趣,然而他的名字对于我却是陌生的,直到读完整本书,我都没有看到关于他的任何具体介绍。(以下文字来自百度百科) “吉尔...
评分 评分读某书的感受往往是一种命题作文,无论这样去做是否是一种职责所限,你都被限定在某种框架之内,尽管努力恢复思考的自由,尽量“降低”这种感悟与文本的直接关联,也就是去尽量成为一个自由的、合格的读者,而不是被文本的“所指”而框定的注释者。个人的感受至少对于个人应该...
清晰易懂。读完它再读德勒兹本人的著作,思路清晰不少。话说德勒兹也太意识流了吧,好好说话不行嘛!
评分貌似准备出中译本。第四章值得一读,其余的也就那样了
评分flowing, becoming, desiring
评分貌似准备出中译本。第四章值得一读,其余的也就那样了
评分生成,生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