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張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已亡佚)、《夜航船》、《三不朽图赞》等文学名著。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
《陶庵梦忆》凡八卷,文123则,其中卷一15则,卷二15则,卷三16则,卷四15则,卷五16则,卷七17则,卷八13则。内容庞杂,涉及面甚广。据初步以题材分类归纳之,大致可分为:山川形胜、民俗风情、亭台楼阁、戏曲技艺、方物饮食等五类。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作者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是人生的梦忆,是心灵的梦忆,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也是对乱世社会人生的一声声凄切的哀鸣,更是陶庵五十年生命历程中一个个值得回味的跳动着憧憬与充满活力的生命音符。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诅咒,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以梦忆为慰藉,以梦忆为反思,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这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写作动机,这就是《陶庵梦忆》的怀旧情结,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栾注之妙在有叙有议,但不豁边,是编辑派收敛笔致(似金性尧,更风趣些)。07年曾网购山东画报社《酒牌》,天生的无聊选题被注得妙趣横生,从他用语猜测乃一五、六十岁编辑界老法师。张岱,我所爱,栾注,亦我所爱,拿下。 书到,看出版说明、看注,越看越眼熟...噢,对了对了...
评分张岱的《梦忆》成书之后,沉寂百年,至乾隆时方出现两种刻本。一是乾隆四十年《砚云甲编》中的一卷本,仅有四十三篇,一是乾隆五十九年王文诰所刻的《陶庵梦忆》八卷,共有一百二十三篇,是砚云本的几乎三倍。从那时直到今天,一卷四十三篇的本子仍有发现,而一百余篇的《梦忆...
评分以前看陶庵梦忆都是节选本,这本最全,还有补遗。 栾保群注释非常详尽,了解了很多背景。 最感动一篇是祁世培。祁彪佳是张岱好友,明亡之际,他力主抗清,事败后,他自沉于池,以身殉国。本书最沉痛一篇就属这篇,家国之痛,掩卷难忘。
评分张岱的《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集子,又出了一版,摆在了学校周围书店柜台的显赫位置。不论老少,无关专业,几乎每个人走过都翻过一翻,也有不少人遇到欣然字句就立马抱回家中的。 想来也是,读张岱的文章,不必多么高深的学问,单凭直觉,一般人都会喜欢。读过的人,每个人心中...
评分陈平原先生讲明清散文,说在他看来,明文第一非张岱莫属。尤其是《陶庵梦忆》,篇篇都是好文章。明代小品文成就丰厚,名家妙笔甚蕃,然而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本“薄薄的小书”大概真是坐得第一把交椅的。所谓“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
简体字竖排,十竹斋笺谱配图,非常值得珍藏的版本。
评分粽子
评分《西湖香市》,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风清和,岸无留船,寓五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 哎~~~~~旧时风光只能靠遐想。梁文道说:“张岱写《陶庵梦忆》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呢?我连想都不敢去想”台静农说:“《陶庵梦忆》的文章如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得水墨滃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
评分《西湖香市》,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风清和,岸无留船,寓五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又别。 哎~~~~~旧时风光只能靠遐想。梁文道说:“张岱写《陶庵梦忆》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呢?我连想都不敢去想”台静农说:“《陶庵梦忆》的文章如个和瞎尊者的画,总觉得水墨滃郁中有一种悲凉的意味,却又捉摸不着。”
评分装帧也非常舒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