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华,1954年生于河北唐山市,现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至今已有27年,任研究员。负责《毛泽东年谱》1925年-1927年7月、1959年10月-1965年部分撰稿工作,参与编辑出版《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本)等文献。编著出版了《毛泽东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合作),《毛泽东画传》(合作)等。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和北京召开了由县委书记以上七千多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埘之后历史的深远影响。本书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而、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和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以及对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填补了党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
说他很有意思是因为作者带着部分的情绪,用白描的写作方式,把很多资料和会议呈现给大家,如果仔细阅读,细细体会,会发现比字面上更深层次的东西。
评分记得前段时间,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不能写好一个报告,那会就不用开了。”这句话被别有用心的凤凰网黑字标出做了标题,很多同学也曲解了姜书记的意思,也引发了一阵骚动。而本书则用事实说明,一个报告对于一个大会有多么重要。 为起草七千人大会的报告,...
评分这本书整体来说还不错,把七千人大会从开始的准备到结束都介绍了一下。 缺点么,也很多。史观还是采用《决议》的定调,所以里面一直表扬一些人,不太客观,实际上还是把脏水往太祖的身上泼了。另外,就是对101缺少应有的尊重,里面的言语有些过了。 七千人大会在我党历史上是...
评分党史好啊! 让我们见识复杂局面还有人的复杂。 这本书系统又精炼的白描了大会全貌,不错。 很多时候不能简单的说对错,很多时候又要简单一些。 从这本书里,对邓的这句评语更佩服:能抓大事,举重若轻。真是厉害。 职场上的人看看这本书,无论是说话做事还是做领导,不要轻率不...
评分说他很有意思是因为作者带着部分的情绪,用白描的写作方式,把很多资料和会议呈现给大家,如果仔细阅读,细细体会,会发现比字面上更深层次的东西。
中央与地方,农村与城市,这是个问题。
评分背后的道理,原因都在那层窗户纸后面摆着,就看你怎么小心地捅而不破了。
评分中央与地方,农村与城市,这是个问题。
评分虽然叹号用的太多还说了很多套话但还是决定给五星。——下了大功夫,材料过硬,写的扎实细致,文章结构也好——前连大跃进甚至土鳖更早的发家史,后启文革与改开不说,领导人表态那几章简直有些小说营造悬念的本事。立场观点方面称得上持中,但没理解错的话,还有立场和深意在言外。PS 之前翻开好几次都没读下去。半个月来看了一大堆党史八卦以后忽然就有了兴趣,火车上一晚上看完了而且很觉意犹未尽。。。更新了阅读储备所以看起来更明确关注点何在是一方面,外因刺激是一方面,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两年变了不少吧~ 虽然ms变的又太晚了。#反射弧长而且目测长至三年
评分各自归山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