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新 l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学系,198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昆虫生态学硕士,l990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获取昆虫生态学博士后改攻社会学,并于1995年在麦基尔大学获取社会学博士学位,自1996年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学、社会运动和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社会力量》、《社会学视角》、《中国研究季刊》以及国内出版的《社会学研究》等刊物上。专著《天安门的力量》于2001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继获得美国社会学学会2001年度亚洲研究最佳图书奖以及2002年度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研究最佳图书奖。
“海国图志”书系之宗旨是“以图言志”。对万国法律,尤其是万国地理、万国历史的精深研究是书系的骨髓所在。本丛书的血脉虽取自先人魏源,但就性格和目的而论,这些年轻的作者并不自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召唤。
《海国图志丛书》之《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缘起于一篇本来没想过要发表的文章或者说是书的写作提纲。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属于社会学家的跨界之作,作者赵鼎新在获得昆虫生态学博士学位后转攻社会学,多学科的学术训练和学术背景可能是锦上添花,也可能是障眼戏法。在“伟大的外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激励之下,作者以分析比较来建立理论模型的研究理路,社会...
评分 评分這裡只談一個小問題。 第36頁有一則譯註簡直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譯者居然用詩經《氓》篇的“抱布貿絲”一句來解釋正文中“西周時代沒有貨幣”這一說(身邊沒有原文,大意如此),認為“抱布貿絲”即為用布換取絲綢。 這個錯誤簡直笑掉大牙。即便不去查閱古注,哪怕百度一下...
评分很明显的,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渗透了很多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这本身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做派。 作者的中心论点: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正是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型的工具理性文化在军事...
评分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在那以后,中国由封建制国家走向了大一统的帝国制国家;在那以后,儒家和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尤其是前者更是中国近两千年历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而关于这样一段重要历史的研究目前还是一...
我就一个问题:赵大师为什么非要盯着完全不够他活折腾、不足以大展拳脚的春秋战国呢???
评分社会学家处理现代性的执念太深,硬把东周与西欧近代类比,批评人许田波是“对称比较”,说自己的是“非对称比较”,其实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说东周诸子缺少近代的思想资源,多有意思啊。说中国传统没有形成社会契约,中国宗教不重要,都挺没见识的。
评分前面的儒法国家诞生过程看的比较多,快速翻过。结论里关于儒教是古代世界少有的专门服务于国家权力的宗教或者说意识形态的提法比较有趣,较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儒法国家一次次死而复生的顽强。
评分学科交叉较为失败~~~~
评分赵鼎新,芝加哥大学教授,专攻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这本书,他的前言交代的很清楚,即文革后期的评法批儒的境遇,让他对先秦儒法与秦汉帝国的形成产生了兴趣。也就是说,本书是为了满足年轻时候的好奇心,虽然篇幅不大,而且从写作上也未必完全符合历史学的要求,但是他想提出的问题,还是蛮值得关注的。即随着封建制的衰落,各个封国开始进入到战乱,战乱的过程促使了新的科层制度的产生。其实从封建到郡县制,中国制度转型始终是中国历史学者探讨的对象,而赵鼎新借助曼的历史社会学,将中国科层制度研究,纳入到权力机制之中。本书的最后一章,以科层帝国即秦汉帝国的构建作为理解中国历史的钥匙,重新梳理了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史,可以说是黄仁宇大历史观的再现,即用儒法帝国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历史,但是这样的审视究竟是历史性的还是理论性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