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新 l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學係,1984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生態學碩士,l990年在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獲取昆蟲生態學博士後改攻社會學,並於1995年在麥基爾大學獲取社會學博士學位,自1996年起執教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係。研究領域包括政治社會學、社會運動和曆史社會學。在社會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發錶在《美國社會學雜誌》、《美國社會學評論》、《社會力量》、《社會學視角》、《中國研究季刊》以及國內齣版的《社會學研究》等刊物上。專著《天安門的力量》於2001年由芝加哥大學齣版社齣版,相繼獲得美國社會學學會2001年度亞洲研究最佳圖書奬以及2002年度集體行動和社會運動研究最佳圖書奬。
“海國圖誌”書係之宗旨是“以圖言誌”。對萬國法律,尤其是萬國地理、萬國曆史的精深研究是書係的骨髓所在。本叢書的血脈雖取自先人魏源,但就性格和目的而論,這些年輕的作者並不自感“師夷長技以製夷”的召喚。
《海國圖誌叢書》之《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傢的誕生》緣起於一篇本來沒想過要發錶的文章或者說是書的寫作提綱。
这本书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性发展(war-driven efficiency)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而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家独大而告终?至于用意识形态权力(儒家学说)和政治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来解释中国的...
評分作者在自序中这样阐述全书的中心论点:“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正是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型的工具理性文化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扩展,进而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各领域的演...
評分這裡只談一個小問題。 第36頁有一則譯註簡直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譯者居然用詩經《氓》篇的“抱布貿絲”一句來解釋正文中“西周時代沒有貨幣”這一說(身邊沒有原文,大意如此),認為“抱布貿絲”即為用布換取絲綢。 這個錯誤簡直笑掉大牙。即便不去查閱古注,哪怕百度一下...
評分帮同学找论文时发现大二时还写过这本书的笔记,写得还挺认真,但竟然一点不记得了。 中国历史之七项特征:1、帝制中国的延续性;2、源远流长的科层制政府和科层选拔制度;3、强国家传统;4、武将缺乏干涉政治的能力;5、领土扩展非源于帝国扩张,而是游牧民族入侵后自身汉化...
評分这本书当然不是经典类型的,但是作为搞学问的良心作品还是够格的。 当初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零几年有个流行趋势,风骚的一塌糊涂,就是用数学模型心理学实验社群实验那一套去梳理中国历史。当然这个创意不是那几年发明的,但是确实就火在那几年了。一本叫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趙鼎新,芝加哥大學教授,專攻政治社會學、曆史社會學。這本書,他的前言交代的很清楚,即文革後期的評法批儒的境遇,讓他對先秦儒法與秦漢帝國的形成産生瞭興趣。也就是說,本書是為瞭滿足年輕時候的好奇心,雖然篇幅不大,而且從寫作上也未必完全符閤曆史學的要求,但是他想提齣的問題,還是蠻值得關注的。即隨著封建製的衰落,各個封國開始進入到戰亂,戰亂的過程促使瞭新的科層製度的産生。其實從封建到郡縣製,中國製度轉型始終是中國曆史學者探討的對象,而趙鼎新藉助曼的曆史社會學,將中國科層製度研究,納入到權力機製之中。本書的最後一章,以科層帝國即秦漢帝國的構建作為理解中國曆史的鑰匙,重新梳理瞭中國兩韆年的政治史,可以說是黃仁宇大曆史觀的再現,即用儒法帝國的視角來審視中國曆史,但是這樣的審視究竟是曆史性的還是理論性呢?
评分學科交叉較為失敗~~~~
评分作者在自序中這樣闡述全書的中心論點(曆史學傢很少使用這樣開宗明義的直白方式):“春鞦-戰國時代的封建製度導緻瞭諸侯國之間頻繁而輸贏不定的局部性戰爭,正是在這類特殊類型的戰爭中所形成的競爭和衝突,促進瞭效率導嚮型的工具理性文化在軍事、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等領域的擴展,進而為春鞦-戰國時代社會各領域的演變提供瞭根本動力。但是,由於當時中國社會所具有的特殊的結構性條件,這一推動社會演進的戰爭力量最終卻為國傢所馴服。進而,在秦朝統一中國後的八十年中,或者說,在西漢時期,中國逐步轉型為一個以儒士為主導的科層製帝國,而武官和商賈階層被推至社會權力格局的邊緣。”---這是什麼邏輯?
评分趙鼎新先生講座上說:我的基本人性假設是人都要滿足欲望、人際必然競爭(大意如此)。
评分看得真是步步驚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