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農村的地權分配

中國傳統農村的地權分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趙岡1929年齣生於哈爾濱市。1951年畢業於颱灣大學經濟係,1962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十學位。先後任教於美國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退休後曾任職於颱灣中華經濟研究院。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濟史,其中又以明清經濟史為重; 另外,他還是《紅樓夢》考證專傢。茗述甚多,主要有《中國棉業史》、《中凶土地製度史》、《中國經濟製度史論》、《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紅樓夢研究新編》等。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趙岡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251
译者:李弘祺
出版時間:2006-8
價格:2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148967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經濟史 
  • 土地製度 
  • 趙岡 
  • 曆史 
  • 農村 
  • 中國古代土地製度 
  • 土地 
  • 經濟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曆史上的土地市場與土地分配的專著。作者在書中強調提齣瞭兩個看法。

第一,秦漢以後齣現的地主,不是皇帝所“封”或政府所建,因此“封建地主製”實在是個很不恰當的名稱。絕大多數的地主是由土地市場定位的。主流派學者一嚮認為地權的轉移都是不同方式的土地兼並,地權是越來越集中,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第二,關於中國明清兩代殘存下來的地籍冊檔,不可完全否定其價值。黃仁宇先生說中國曆史上的政府“不懂得數字管理”,更有甚者說明清繪製的魚鱗圖冊“根本不是史實而是傳奇”。這些地籍冊檔自然不夠齊備完整,但若加適當運用,還是很有價值的實證史料。

本書即利用瞭這些明清官方地籍資料,再加以民國期間的農村調查資料,利用正規統計方法,對明清以來之農村地權分配做瞭明確之計量研究,並對地權分配之長期及短期周期變動有具體之分析。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緒論

一 經濟史研究上的一個誤區

二 租稅製度的影響

三 商業資金流嚮農村

四 人口增加

五 我們需要實證分析

第二章 士地丈量、登記與統計

一 沿革

二 從地籍到戶籍

三 麵積單位

四 墾田麵積的可信度

第三章 分析工具

第四章 綜閤分析

一 從吉尼係數看

二 地區性的差異不顯著

三 地權分配的變動

第五章 農村分化

一 墾荒運動之後續發展

二 硃學源戶分傢析産

三 包産到戶

四 地主的置産簿一五 是福音還是罪惡

第六章 地權分散的機製

一 繼承製度的曆史演變

二 貧戶與富戶生育行為之差異

三 養子與嗣子

四 兩種相反的力量決定地權分配之變動

五 土地分配的周期

第七章 地權分配的長期趨勢

附 錄

A.北宋主客戶統計

B.明清土地分配

C.國民政府內政部之調查統計

D.滿鐵調查統計

E.其他調查統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传统上把中国明清之前的时期都称作封建时期。但事实是,自春秋战国以后,土地成为私有,地多者大多为力田致富的普通农民,土地并非特权赋予。另外,地多者与地少者拥有的田产数量相差亦不太大。最后,地主的地位很难长久维持,往往经二、三代分家析产后,便变为中户甚或贫户。

評分

【本文节选自《开放时代》2018年第4期】 【内容提要】历史上的地权分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向为学界所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借鉴经济学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鱼鳞册、黄册、实征册、编审册、土地调查报告等资料的量化研究,得...  

評分

前几天网购贺雪峰的《地权的逻辑》(以下简称贺书)时,电脑连带推荐了赵冈的《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以下简称赵书)。我大概知道贺书反对一刀切的私有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土地都是公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内部有自洽的逻辑和理性,需要细致分析。而粗...  

評分

前几天网购贺雪峰的《地权的逻辑》(以下简称贺书)时,电脑连带推荐了赵冈的《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以下简称赵书)。我大概知道贺书反对一刀切的私有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土地都是公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内部有自洽的逻辑和理性,需要细致分析。而粗...  

用戶評價

评分

真正把“新經濟史”的方法運用於中國經濟史研究的典範。重點在緒論,運用經濟學的均衡方法分析地權變化,切入瞭財政製度這一根本。租稅製度以及其賴以存在的重農理論是地權集中中“閤”的力量,而以重農理論為基礎的土地投資過度,是“散”的力量之一,另一個是人口和傢庭法。這樣就通過均衡的雙方分析,摸清瞭中國傳統社會整個地權分配的要害。細節上,租稅製從重丁輕地到重産齣輕人口是一個重要變革,纍退製逐步消失使得土地的兼並趨勢在減弱;而對土地投入太多是土地的邊際收益率下降的源頭,這就是為什麼總覺得土地的稅負過重。緒論的這兩段分析自然而然引入瞭實證分析的可能,而諸如洛倫茲麯綫,基尼係數等分析工具,是全麵運用經濟學原理的必然。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運用瞭“新經濟史”方法的範例之作。

评分

2013.6.18 購於鄭州

评分

把中國曆史上的土地製度和地權現象梳理得很清楚。主要講田丁賦稅、商業、人口變化這三大因素如何影響農村的地權分配。但書中有些觀點自相矛盾。且作者對商業資本下鄉,對企業傢精神的推崇等等都值得商榷。這背後或許有颱灣學者的颱灣經驗的影響。

评分

通過基尼係數來研究地權分配的經典,但一些觀點值得商榷

评分

拋開意識形態,以魚鱗冊等檔案資料為基礎,從經濟角度齣發研究傳統農村的地權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