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巴林顿(Moore,Barrington Jr.1913),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 1913 年出生于华盛顿。大学时代,曾就读于威廉学院和耶鲁大学。毕业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并在哈佛的俄国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摩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多产作家,他先后出版过《苏联政治》(1950 )、《政治权力与社会理论》(论文集,1958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1966 )、《人类苦难渊源的反思》 (1972) 和《非正义》(1978 )等著作。其中,《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即风靡美文化思想界,作者因此而荣获伍德罗·威尔逊奖(1968 )和麦基弗奖( 1969 )。尽管该书出版已有 30 多年,但仍畅销不衰,并获得西方学术经典的炫目位置。
本书对民主和专制的起源从宏观角度,用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方法进行了描述和概括。
先来一张总体总结的表格,一目了然 以下部分是读书笔记: P38 是什么因素使得英国在走向民主的进程中脱颖而出? 一个相对强大而且独立的议会,一个拥有自身经济基础的商业和工业利益群体,一个不算严重的农民问题。土地贵族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情境下进行治理,在与其...
评分一上来的简介就异常有力:本书与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论自杀》并列为20世纪社会科学的三大名著。这个“三大名著”自然是从西方学界的范围来评定的,但这不妨碍给我的待读书单增添了两个目标。 作者巴灵顿摩尔的政治经济历史学识、类比、逻辑推演及抽丝...
评分给我全新视角开阔视界的书,五星。 讲述了三种社会变革路径,发展成当下的主要政治体制:第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暴力革命,以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英国革命为代表,最终演变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社会中间力量维持了社会稳定,以德国...
评分 评分Theda Skocpol, “A Critical Review of Barrington Moore’s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Politics and Society 4 (1973): 1–34,是很给力review,非常值得一读,虽说Skocpol的理解似更加静态,对阶级联盟的结构意义,而非动态意义看得更重。核心的conceptualization和因果机制,虽说从现在的角度看略不清晰非西方部分略弱 但内容实在是各种经典,尤其是后三章各种过瘾的大概括,文气极盛。对于农业商品化的内部变异及其必消灭小农阶层放能后快的性质及其后果的刻画入木三分。“兴亡小农皆苦”背后的道德同情心也很动人。此外,很期待新版译本。
评分牵强附会,以偏概全
评分阶级的地主。
评分牵强附会,以偏概全
评分巴林顿·摩尔改造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注视角从资本家和工人转向了贵族和农民,因为说到底,“现代性”的出现就是要通过农业的商品化“消灭”这两个阶级,而消灭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各相关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英法美议会民主、德日法西斯、俄中共产极权以及印度的四不像)。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原有贵族(领主、地主、官僚集团)、新兴工商资产阶级以及农民有着各种各样的组合和互动,从而导致不同的后果(看了摩尔这书,就知道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反复摆弄的那几个积木式的方块块是哪来的了)。摩尔为了不把话说满(这是为了被人抓住把柄时用以自辩的吗),经常在论述中左摇右摆,看得人好不头疼,读时得经常把他弄弯的话重新缕直,略去他故意撇清的摇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