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阿隆回忆录

雷蒙·阿隆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法] 雷蒙·阿隆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674
译者:杨祖功 等
出版时间:2006-9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10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雷蒙阿隆
  • 传记
  • 政治
  • 法国
  • 政治哲学
  • 阿隆
  • 社会学
  • 雷蒙·阿隆
  • 回忆录
  • 哲学
  • 政治思想
  • 法国知识分子
  • 20世纪思想史
  • 自传
  • 社会理论
  • 思想家
  • 批判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再回首,人们就会发现,雷蒙·阿隆是法国20世纪最清醒的政治评论家。而这本《回忆录》则比他的任何其他著作更近乎于集知识和经验之大成的巨著。

《回忆录》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阿隆追述了20世纪法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他把自身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周边环境都写了进去,内心波动和事件起伏只是稍有触及。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的著述全部收信和归纳到书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内容,用几页提要加以说明,阿隆还补充了对其评论的种反应,收入了赞同的信件和反对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写的回顾性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回忆录》归纳了他的整个人生和全部著述。……人们经常夸奖阿隆看问题既明确又清醒,也会回想到,这是一个非常真喜欢真理而不是安抚性谎言的人,他永远不会仅仅是为了解世界而了解世界。撇开一切悲观主义,这种选择表明,阿隆把人类看作一种崇高的理念,他热爱人类。

作者简介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等。

译者 杨祖功 (1937-),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经济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等。译有《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论经济“奇迹”》等。

王甦 (1982-),巴黎十大社会学博士,法国国立人口研究院研究助理,译有《男人的历史》(第三卷)、《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即将出版)等。

目录信息

译者前言
序言 雷蒙·阿隆和他的《回忆录》
第一篇 政治教育(1905-1939年)
第一章 父亲的遗嘱
第二章 学习与友谊
第三章 发现德国
第四章 在拉丁区正中心
第五章 是灰心丧气还是幸灾乐祸……
第六章 浩劫之路
第二篇 政治愿望(1939-1955年)
第七章 战争
第八章 幻想不出于抒情
第九章 记者和活动家
第十章 瓜分欧洲
第十一章 20世纪的战争
第十二章 “知识分子的鸦片”
第三篇 祸患之中的教师(1955-1969年)
第十三章 返回古老的巴黎大学
第十四章 阿尔及利亚悲剧
第十五章 工业社会
第十六章 将军的宏伟计划
第十七章 和平与战争
第十八章 “他没有理解我们”或1968年5月
第十九章 “自信与统治者”
第四篇 当官的年代(1069-1977年)
第二十章 从皮埃尔·布里松到罗贝尔·埃尔桑
第二十一章 后戴高乐主义
第二十二章 论意识形态批判
第二十三章 亨利·基辛格与美国霸权的终结
第二十四章 历史评论
第二十五章 西方的衰落
第五篇 死缓阶段(1977-1982年)
第二十六章 心肌梗塞
第二十七章 《快报》周刊
第二十八章 一代人的结束
结束语
作者书目提要
人名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与他少年时代的同窗让-保罗·萨特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在1968年的五月风暴之时,巴黎学生高呼:“宁愿与萨特走向谬误,也不同阿隆共享真理。”但是,当阿隆于1983年病逝之时,他成为了法国公共领域里的纪念碑式人物,而萨特式的激进主义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  

评分

【读品·浅尝】 王晓渔 关于阿隆,我们除了知道他与萨特的分歧,还知道些什么呢?幸好,1992年三联书店就推出《雷蒙•阿隆回忆录:五十年的政治反思》,今年新星出版社将它再版。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阿隆的一句话:“我相信,我已经说出了基本事实”,这让人想起聂鲁达的回...  

评分

拉尔夫达伦多夫“在《心灵内外的旅程》一书中提到雷蒙阿隆和亨利基辛格——他们都是学者、历史学家、知识分子性新闻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公共作用,但未尝没有付出代价:遭到心怀嫉妒的学术同事的诋毁,被讲求实际的政治家指责为书生论证。达伦多夫评论说阿隆距离权力太近而...  

评分

开始并不知道阿隆是谁。 买这本书只因为翻到某一页,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接受法国文化,就是法国人。法国人居然这让为法国人作定义!自己如醍醐灌顶。 那中国人呢?什么是中国人?接受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才是中国人!  

评分

想起以前的公司。它号称自己是“单位”,人人受困于此,于是,我认为,不学无术就成了它的最大特征。 一位名记主任一次和我说,记者应该有独立意志、批判态度,就应该像最近很热销的那本回忆录的作者一样,那本回忆录叫什么来着,很贵的一本,我买了的……然后沉默了十多分钟,...

用户评价

评分

挑了一些章节看。挺乏味的。

评分

读了大半,没读完

评分

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我曾用戏剧性的这个词形容过我们的历史状况,到底应该称它是戏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呢?在某些方面,悲剧性的的确比戏剧性的这个词更恰当。在核轰炸的威胁之下,迫不得已建立安全体系是个悲剧,在扩充常规军备与核威胁之间进行抉择也是一个悲剧,以工业文明摧毁古老文化也是一个悲剧。但是,如果经历了所有悲剧之后仍然无法设想出一种幸福的结局,那么只有这时才能得出悲剧的结论。我坚持认为幸福的结局是可以想象的,这是远远超越政治视野的理性观念。 拯救自己这个凡夫俗子的灵魂吧。

评分

挑了一些章节看。挺乏味的。

评分

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