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多尔·蒙森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学术巨擘。1902年,瑞典文学院主要由于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史》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而授予这位“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诺贝尔文学奖。
蒙森(1817~1903)自幼爱好古罗马历史,获法学博士后,曾赴意大利考察三年、五卷本巨著《罗马史》(第四卷未完成1854~1885)。是他30年心血的结晶。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观念,深人烛照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罗马社会,全面展现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风貌。作品光华四射。文笔洗练 戏剧色彩强烈,人物形象鲜明。被蒙森抨击过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手捧此书对作者说:“尊著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磨破了。”
特奥多尔·蒙森是德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学术巨擘。1902年,瑞典文学院主要由于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史》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而授予这位”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诺贝尔文学奖。
蒙森(1817-1903)自幼爱好古罗马历史,获法学博士后,曾赴意大利考察三年,五卷本巨著《罗马史》(第四卷未完成,1854-1885),是他30年心血的结晶。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观念,深入烛照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罗马社会,全面展观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风貌。作品光华四射,文笔洗练,戏剧色彩强烈,人物形象鲜明。被蒙森抨击进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手摔此书对作者说:“尊著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磨破了。”
本书选取《罗马史》最精彩独立篇章,使我国读者得以第一次领略这部杰作的风采。
一、中译原拟将原著全译,但后来考虑到这样大分量的史学著作不适 于纳入“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注:陈映真主编) 中,故改为抽译本。 二、英文版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中仅抽译恺撒时代部分,约十五万字; 中译本除此部分外,并译罗马初创部分,及迦太基之战的汉尼拔部分,亦 约十五...
评分 评分一、中译原拟将原著全译,但后来考虑到这样大分量的史学著作不适 于纳入“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注:陈映真主编) 中,故改为抽译本。 二、英文版诺贝尔文学奖全集中仅抽译恺撒时代部分,约十五万字; 中译本除此部分外,并译罗马初创部分,及迦太基之战的汉尼拔部分,亦 约十五...
评分有点吃不消
评分删的就剩凯撒了。
评分删的就剩凯撒了。
评分有点吃不消
评分不就是罗马史嘛,干嘛这样翻译。不过这本书还有个问题,是从英文版本再翻译的,损失不小。参看商务印书馆的罗马史,但是那个版本的译者有意将书翻译地晦涩难懂,习惯了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