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1866-1944)生於法國中部的剋拉姆西。十五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二十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和曆史。後教授過多年藝術史、音樂史。他愛好音樂,造詣頗深,寫有許多專著和論文。他的文學作品體裁多樣,尤其喜愛戲劇,寫有二十一部劇本。小說的代錶作為十捲長篇小說《約翰·剋利斯朵夫》,它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是藝術感染力極強的藝術珍品。1913年獲法蘭西學院文學奬金。1915年獲諾貝爾文學奬金。羅蘭主要作品還有小說《柯拉·布勒尼翁》、《剋萊朗博,戰時一個具有自由意識者的故事》、《母與子》;音樂評論《貝多芬傳》、《貝多芬偉大的創造性時代》;文藝評論《托爾斯泰傳》、《貝璣》、《米開朗基羅》等。
《約翰·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說,——應當說:不止是一部小說,而是人類一部偉大的史詩。它所描繪的不是人類在物質方麵而是在精神方麵所經曆的艱險,不是徵服外界而是徵服內界的戰跡。它是韆萬生靈的一麵鏡子,是古今中外英雄聖哲的一部曆險記,是貝多芬式的一闋大交響樂。
《約翰·剋利斯朵夫》在本世紀初嚮歐洲的知識分子們發齣的熱烈呼籲——無疑的是那個時代中最光輝的曆史性文獻之一。它籠罩著藝術性形象,並且用精煉的技巧寫成,同時是從一個仁愛而敏感的性靈深處進發齣來的呐喊,這個性靈敏銳地感到瞭資産階級文化的衰落和一個腐敗社會的精神崩潰。那一係列《巨人傳》,尤其是其中的《貝多芬傳》,不過是一些先聲,導引著這部雄偉的、充滿瞭大氣磅礴的思想與形象的藝術創作。
羅曼·羅蘭在寫這部小說以前曾經屢次宣稱:世界要窒息瞭,必須打開窗子,讓新鮮空氣吹進來。這個觀念在這部具有史詩規模的小說中錶達齣來,書中的情節在歐洲兩個主要的國傢——德國和法國展開著。作者描繪他的主人公時以當時洶湧澎湃的各種事件作為背景,同時述及20世紀初葉歐洲生活中極其紛繁的各方麵,從文化藝術以至政治動態。
从开始看《约》一书到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月,30天;一本书,120万字。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分每秒都在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强者”的“力”。在这一个月里,我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生机勃勃,以前脑中的种种阴霾一扫而空。我想起了《约》中引用的一...
評分《關於傅譯「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平明出版社版》 傅雷先生翻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最早,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37年第一冊栞印,其第二、第三、第四冊,直到1941年方纔陸續出齊,第一冊卷首冠有「譯者獻詞」,第二冊卷首冠有「譯者弁言」。後来,上海...
評分几个月前在《百年孤独》《约翰·克里斯朵夫》《悲惨世界》三本书中做选择,因傅雷翻译文采斐然,所以我选了第二本,而把《百年孤独》和《悲惨世界》搁置了,直到《约翰·克里斯朵夫》看完也没翻开。刚在路上无聊打开《悲惨世界》,立刻就被吸引了。 后来我分析了下,之前动力...
評分跟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自省。 去年,也是在十一月的时候,我对L说:放弃一样东西同选择一样东西一样都需要勇气。这个貌似深思熟虑的句子打动了她,也欺骗了我自己。我把心里头的那些惶恐藏起来,装出很强大很成熟的样子。哈哈,天知地知,我根本其实就不...
評分读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选择了这本书,当时是二卷本。应该也不是这版本,豆瓣上似乎找不到。 第一个学期读完了第一卷,第二学期读完第二卷。 感觉似乎大学的第一年的精神生活就是用这本书撑起来的。 那时候认真地边读边做笔记。 然后做完笔记之后认真地一个字个字地打在自己的博...
雖然讀得不是很懂,卻依然能讀齣一股崇敬的精神力量
评分雖然讀得不是很懂,卻依然能讀齣一股崇敬的精神力量
评分一個人的一生,漫長而又充滿鬥爭的一生。我們遇到的難題,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评分一個人的一生,漫長而又充滿鬥爭的一生。我們遇到的難題,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评分有點悲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