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记忆的痕迹

追寻记忆的痕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56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83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教授、霍华休斯医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出品人:
页数:323
译者:罗跃嘉
出版时间:2007-1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1956500
丛书系列:心理学导读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记忆 
  • 认知神经科学 
  • 科普 
  • 思维 
  • 传记 
  • 认知 
  • 追寻记忆的痕迹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书中作者追溯了维也纳的儿时经历引起他对记忆的强烈兴趣,这一兴趣首先体现在对历史和精神分析的爱好,然后转到脑生物学领域,跨越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最终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破译了人类记忆密码,从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了满足人们对追寻记忆痕迹的好奇和渴求,坎德尔教授娓娓道来,把个人成长融入科学发展历程,讲述他传奇的人生探索之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治学之道和大家风范。

这是一位科学巨匠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心路历程。他对前辈和同行的尊重与谦和,对年轻一代的提携和鼓励,对故土维也纳的眷念,以及身为犹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研究记忆的人经常会说我们对于分子机制了解的太多而对环路机制了解的太少。考虑到记忆中最重要的分子机制(例如cAMP通路)大部分都是由本书作者的实验室发现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贡献有多么重要。 此书基本上是作者对自己科学生涯的回顾,按照年代次序描述了他主要的科学发...  

评分

从来没有一本科普书让我感觉到这么肌无力,虽然连续攻读了几天,做了十几页笔记,依然觉得这本书信息量太大,思考过于深邃,难以一时消化。我仅有的薄弱的高中生物学知识常常在一些稍微专业的生物学概念和术语上很迷惘,而我的专业知识却集中在制造业和IT之上,因此只能大...  

评分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五星推荐。 书名“in search of memory”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作者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又指本书的内容:凭借记忆写出的人生自传。 说起脑科学,在数年前差点和它结下缘分。当时在研究生入学选择时有几个可能的去处,其中之一是中科院脑认知科学研究所(似...  

评分

再谈本书的内容 拿着印厂送来的实体书,我花几天时间通读了一遍。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阅读体验本身是很快乐的,特别是面对这样一本手不释卷的佳作;无奈我一边读一边还想着给文本捉虫,实际上相当于同时开动两个脑子在读,字面意义地有时真的会张嘴朗读以检查通顺感,字...  

评分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著作,等慢慢消化了再写个书评吧,先把几个勘误贴一下(整本书的翻译仍然是非常高质量的)。 P197倒数第二段。 译文:Watkins和Graham Collingridge发现在海马中谷氨酸充当两种受体:AMPA受体和NMDA受体,AMPA受体调节一般的突触传递并且在突触前神经元...  

用户评价

评分

生命科学探索的画卷,同时可以看到直觉对于一个人做出重大选择的决定性意义。对于认知神经科学来说,是必读之书,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对于自身的伟大认识。

评分

记者的经历大约占了四成,剩下的六成是干货。包括神经学研究的综述【神经系统、神经电位、DNA遗传】,以及作者自己做过的研究、主要是海兔【缩鳃反应、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etc】。此外还有神经学在精神病学上的应用等,但不够详尽。然而当成入门书看足够了。

评分

翻译误将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当作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实在不应该。(P21)

评分

翻译误将纳粹猎人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当作纳粹党的主要领导人,实在不应该。(P21)

评分

没有读完,不喜欢自传和讲述融入一起的,可能前后拖了时间长了就没有动力读了。所以也不评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