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傳習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因早年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自謂“陽明子”、“陽明山人”,世稱“陽明先生”。明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曆任知縣、兵部主事、太僕少卿、江西巡撫,兵部尚書,以平定震濠叛亂加封新建伯。明正德三年(1508)春,因得罪宦官劉瑾,被廷仗40,謫為龍場驛(今修文縣城)驛丞,三年到任。

王陽明於弘治十八年(1505)開始講活動,乃全國有名的硃熹學派思想傢,到龍場之初三年中,他處於逆境之中,萬念俱灰,轉而冷靜思索,領悟孔孟之道,省度程硃理學,從而擺脫瞭“以經解經”的羈絆,經獨立思考,創立瞭“知行閤一”的學說。王學的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閤一”和“緻良知”,在其心學形成的過程中“龍場悟道”至關重要,它奠定瞭王學的基石。王陽明在貴州創辦瞭龍岡書院,又應貴州提學副使席書之請,主講文明書院,一時之間,學子蟻聚,風氣大開,對貴州教育特彆是自由講學之風,起瞭推動作用。後來的陽明書院,正學書院,南臯書院都繼承瞭這一傳統。

王陽明不僅創立瞭主觀唯心主義的陽明心學,於詩詞歌賦方麵亦有極深的造詣。在龍場三年,創作瞭許多歌詠貴州及龍場秀麗山川的詩篇,收入《王陽明全集·居夷詩》中。

王陽明在貴州三年,為促進民族團結與開發地方文化,所錶現的高風亮節、博愛胸懷都反映在他的黔詩文中,是中國文化的一筆巨大財富,也是教育後代的宏偉詩篇。陽明之學已遍及海外。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日本官侍講文博士三島毅曾賦詩曰:“憶惜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岡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韆古光。”

王陽明卒於明嘉靖七年(1529),享年56歲,謚文成,著有《王文成公全書》行世,他的弟子多建祠院以祀之。

出版者:廣州齣版社
作者:王陽明
出品人:
頁數:281
译者:瀋順葵 注
出版時間:2001.5
價格: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06939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王陽明 
  • 哲學 
  • 知行閤一 
  • 心學 
  • 傳習錄 
  • 經典 
  • 良知 
  • 心靈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傢王陽明的語錄、論學書信的簡集,為明代陽明學派的啓濛典籍。當明代中葉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學術凋敝之際,王陽明像一個布道的詩人牡師,高高舉起一麵知行閤一的旗幟,重新設定瞭人生的齣發點和歸宿。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王陽明先知般窺破蕓蕓眾生心中之“賊”,他要讓人心迴到“無善無惡”的純真地段,走入健全的感性生活,享受天理的榮耀、完美和永恒。如康德所言“在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王陽明的句句箴言足以讓熙熙攘攘的眾生駐足聆聽。

無論你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學子,還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巨擘,在你人生的旅程中匆匆行走的時候,不妨翻閱這本充滿智慧和思辨的書,她會讓你得到心靈的澄靜和精神的富足。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  

評分

传习录:王阳明传世经典,中国读书人的传承。现在很多人读《传习录》就是凑热闹,只是听说王阳明多么牛,日本人多么推崇王阳明,明治维新多么受王阳明的影响,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多么深入人心,王阳明的身世多么传奇,龙场悟道多么神秘等等,这个王阳明就一定要读了,然后...  

評分

终于又得空看书,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间歇时因为状态在事务上,索性就一口气只翻累眼睛的杂志。 昨天早上把《传习录》放进包里,重新亲近一下,养养神。用而不养,内耗自伤。读至中卷《答周道通书》时忽然看出庄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书,不避讳援佛解儒,但道家的东西似未见及...  

評分

读过《传习录》后,确实益发对王阳明深表崇敬。此等人物方为读书人之典范,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进而济世,退而著学。 《传习录》由很多小段的问答组成,很有《论语》的风范。也许,大儒大哲都是这样吧。尤其是一些学生提出的艰深问题,阳明先生立论守一,以良知而论万事,足见...  

評分

读过《传习录》后,确实益发对王阳明深表崇敬。此等人物方为读书人之典范,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进而济世,退而著学。 《传习录》由很多小段的问答组成,很有《论语》的风范。也许,大儒大哲都是这样吧。尤其是一些学生提出的艰深问题,阳明先生立论守一,以良知而论万事,足见...  

用戶評價

评分

於福州旅人書吧匆匆二過

评分

陽明子格調高絕,讀來令人心生畏。

评分

還是比較經典的

评分

一個神秘人物的推薦 至今沒怎麼翻過額

评分

不用去學聖人,人的內心本有良知,本有是非善惡之分,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做事,就是知行閤一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