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C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人,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正如三十年代我国作家梁遇春所言:对丁心灵的创伤,兰姆是一剂“止血的良药”。
这部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学经典里的某些篇章,竟同布迪厄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为我们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背景下验证布氏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有趣的案例。
本书选录了《伊利亚随笔》中的主要作品,包括《南海公司回忆》、《除夕随想》等诸多名篇。著名翻译家刘炳善先生的译文精到而隽永,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兰姆独树一帜的文字魅力。本书所配的二十多幅插图,出自英国著名画家谢帕德(Ernest H.shepard)手笔,极具收臧价值。
《伊利亚随笔集》在形式上和现在市面上新冒出来的大多数的随笔集一样:专栏、完全的个人秀、无需提出任何理论或者哲学作为山头虎皮。只不过它诞生的年代有些久远,不够时尚与新锐--这好像是现在的专栏作家最耀眼的标签。但一本18世纪的专栏集可以不停再版到现在这个世纪,而...
评分刚接触《伊利亚随笔选》这本书,是在去年秋末初冬之时。那时我自己燃起一股小说热,在短时间之内看了好几部小说,对文学这个玩意儿逐渐产生了兴趣。于是便想换换口味,读一些其他的文体。凑巧当时一个高中同窗在短信中无意却又隆重地向我推荐了这本书,遂第二天便上图书馆借来...
评分到现在我还是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既是贫二代、小职员,同时又是文学大师——所谓大师,照我的想象,应该是备受尊敬和瞩目,自己也多少得拿自己当那么回事,当然也肯定是衣食无忧啦!——而本书的作者查尔斯·兰姆确正是一个一生都是贫穷孤苦的小职员,同时又有着非凡文学造诣...
评分书当然是好书,翻译也是没话说的. 只是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我看萧老译的<尤利西斯>时也同样遭遇到了. 这本书是随性的漫谈,不讲大道理,是轻松幽默的风格, 所以看这本书本应该不吃力的. 然而由于大量漫长的注释(当然,这不是关键所在,比起现在许多书根本没什么注释的潦草态度,这...
评分《伊利亚随笔集》在形式上和现在市面上新冒出来的大多数的随笔集一样:专栏、完全的个人秀、无需提出任何理论或者哲学作为山头虎皮。只不过它诞生的年代有些久远,不够时尚与新锐--这好像是现在的专栏作家最耀眼的标签。但一本18世纪的专栏集可以不停再版到现在这个世纪,而...
雅致而内敛的幽默,莫论技巧,真是一颗热对世界的心。
评分" 把心思用在讀書上,不過是想從別人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的結果中找點樂趣。其實,我想,一個有本領、有教養的人,靈機一動,自有奇思妙想聯翩而來,這也就盡夠他自己受用的了 "
评分刚买到的漓江出版社的这本伊利亚随笔是今年6月新出版的。豆瓣上还没有。兰姆不愧是散文鼻祖、文学大家,字字深情句句珠玑行行缜密,总让人想起在伦敦和湖区的时候见到的那片略显阴郁的云天。他和柯勒律治真是基情满满,对他暗恋的姑娘也是饱含温情。兰姆对《圣经》、古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的文学如数家珍,单读注释和配图已经够享受的了!
评分“是的,从名义上说,我确实活了五十个年头。可是如果去掉那些我为了别人而不是为自己而活的那些时间,你会发现我现在还是个年轻小伙子哩。因为只有那些为了自己而活的时间,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他自己的时间。.....”
评分兰姆的文笔其实很调皮。这本书购自季风,却还是带回了宁波来读。很厚,读起来却不枯燥也不乏味。想好好学习英文,总觉得它的英文版会更加美妙,为了读兰姆学英文,这个想法其实挺奇妙的。值得一提的是装帧和插图都很好看,所以没有在图书馆借而是自己购买收藏,是个好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