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散文的不朽篇章中,掇英31篇,出自18-20世纪的14位作者的手笔。突出反映了作者们独有的平和而丰富的情怀,幽默并略带讥讽的语境。书名取自18世纪的阿狄生的一篇随笔名,漫话当时的市井风俗,卖报纸、卖点心、消防队……
书中所选19世纪的代表作家兰姆,其作品记录了他作为一个忙碌的小职员,在生活中找到带苦味的快乐和遐想。这里还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她在开创意识流小说的同时,用轻快的散文手法写下了她对文学的挚爱和印象,成为20世纪英国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英国的随笔小品(essay)实际上属于散文(prose)的范畴,而散文又是和韵文(verse)相对的一种体裁,只要是不讲求押韵、排偶的散体文字,几乎都可以称为是随笔小品。随笔小品在英国流行了三、四百年,十六世纪末以来,英国须弥世界的笙歌醉醒尽数被纳入随笔小小的“芥子”之壳...
评分英国的随笔小品(essay)实际上属于散文(prose)的范畴,而散文又是和韵文(verse)相对的一种体裁,只要是不讲求押韵、排偶的散体文字,几乎都可以称为是随笔小品。随笔小品在英国流行了三、四百年,十六世纪末以来,英国须弥世界的笙歌醉醒尽数被纳入随笔小小的“芥子”之壳...
评分英国的随笔小品(essay)实际上属于散文(prose)的范畴,而散文又是和韵文(verse)相对的一种体裁,只要是不讲求押韵、排偶的散体文字,几乎都可以称为是随笔小品。随笔小品在英国流行了三、四百年,十六世纪末以来,英国须弥世界的笙歌醉醒尽数被纳入随笔小小的“芥子”之壳...
评分早就被两百年的历史洗白了的散文,也许在那时候算佳品吧,放到现在实在没意思了,基本上就剩下空壳子了。而且翻译风格适合这种散文吗?不敢苟同,初始觉得新鲜,后面就有点碎了。兰姆和伍尔夫的还好,其他的就让它们继续烂掉吧
评分早就被两百年的历史洗白了的散文,也许在那时候算佳品吧,放到现在实在没意思了,基本上就剩下空壳子了。而且翻译风格适合这种散文吗?不敢苟同,初始觉得新鲜,后面就有点碎了。兰姆和伍尔夫的还好,其他的就让它们继续烂掉吧
有几篇特别喜欢
评分大概因为研究方向的敏感性,《伦敦的叫卖声》于我不可能仅仅只是一本译笔甚佳、选文颇精的随笔小品集。于“老英国”(Old England)毫不感兴趣的读者,读之大概总难免味同嚼蜡,隔着百年时光,当时人们信笔闲谈的人、事、物如今已杳然无踪,只有隔膜重重,而像赫兹里特那种抽象谈论文体、青年问题的“正规论文随笔”,虽然风格修辞颇似西塞罗,但今人若无怀抱之情,视之也总是聊赖吧。于我,只是看得亲切又熟悉,涉及到女性问题的几篇从前读过,如今再读仍然为之震动,《伦敦的叫卖声》一篇,十足的张爱玲《道路以目》之感。
评分很有趣
评分翻译之精美精致绝对加分,无论兰姆的圆熟丰厚或是赫兹里特点奔放开朗,或阿狄生的温文尔雅,或斯威夫特的痛斥淋漓,都翻译得节奏得当、文采斐然,读来满口余香。
评分舒卷自如,涉笔成趣,写人须眉如见,叙事引人入胜,且翻译熨帖。尤喜《论青年的不朽之感》,赫兹里特说:青年有一种永生之感——它是能弥补一切的。人在青年时代好像是一尊不朽的神明。诚然,生命的一半已经消逝,但蕴藏着不尽财富的另一半并没有明确的下限,因此,我们对它也就抱着无穷的希望和幻想。我们把未来的时代完全据为己有,无限辽阔的远景在我们面前展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