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其所著的《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了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385
译者:戴可景
出版时间:1986/10
价格:3.7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费孝通 
  • 社会学 
  • 人类学 
  • 乡村 
  • 中国 
  • 经济学 
  • 江村经济 
  • 经济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正在写农业部分,又翻出来读了一下,在30,40年代,费的笔下就记录了后来成为研究热门的各个主题,那么,从江村,又能走向何方? 不管是在政治学,还是经济学,还是社会学,XX学等各个领域,都能听到关于农耕文化的传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中国是一个...  

评分

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 ——《江村经济》和《小城镇 大问题》 (一) 乡村发展观念中的农民本位(社会本位) 关于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曾经存在过各种主张的争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产生过激烈的争论,其中焦点之一是中国...  

评分

1936年夏,一位刚从清华毕业的年轻人在太湖边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村住了下来。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求学,在上海到威尼斯的邮轮上他写下了这篇论文的第一行字“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涛涛海浪和对半年前大瑶山调查中牺牲的前妻的思念见证了《江村经济》的诞生。这个年轻人叫费孝通,...  

评分

估计我的书评也没有什么期望值吧。首先是觉得 【读品】微群 的 #1人1月1书1评#的活动很好,其次是反省自己读书多咀嚼不够,很多经典没有得其精要。写书评是实现“慢读”的个人方式。 之前听到一些目前活跃的学者都推崇此书“对自己影响很大”。读完以后我设想这种影响主要有...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当作田野笔记的示范来读。

评分

对这本书有私心。它为我开启过通往另一种fantastic的大门。

评分

向费先生致敬。

评分

本科时读的了

评分

本版应为国内中文首版,恰好是费孝通吴江开弦弓村调查五十周年时。遥想当年,费孝通年仅26岁,原本是风华正茂,新婚燕尔,谁想到携妻赴广西瑶山社调,竟遭逢不幸,妻亡己伤,返乡养伤散心之余才有了江村调查,抵英后完成并发表,出版时题献给亡妻王同惠。本书如今已是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是研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敏锐的费孝通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农村问题的根源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并提出“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这样的思路。最后他断言:“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废墟之上。”如此真知灼见令人叹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