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命古训辨证

性命古训辨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傅斯年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64187
丛书系列:傅斯年文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傅斯年
  • 学术史
  • 历史
  • 先秦
  • 训诂
  • 语言学
  • 傅斯年文集
  • 性命哲学
  • 古代训诫
  • 传统智慧
  • 人生修养
  • 道德经典
  • 文化传承
  • 身心调和
  • 经典辨析
  • 历史智慧
  • 哲理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最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治学原则影响深远。

目录信息


引语.
上卷释字
第一章 提纲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其字义
第三章 《周诰》中之“性”“命”字
第四章 《诗经》中之“性”“命”字
第五章 《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
第六章 《论语》中之“性”“命”字
第七章 论《告子》言“性”实言“生”兼论《孟子》一书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八章 论《荀子?性恶》、《正名》诸篇中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九章 论《吕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十章 “生”与“性”、“令”与“命”之语言学的关系
中卷释义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无常”论
第三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第九章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第十章 本卷结语
下卷释绪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通过对儒家历史上的性命观念和学说的梳理,重构了性命学说传统,这个传统把孔子、荀子和程朱理学连成一脉,认为他们比较合理地继承了原始的性命观念。 在这种原始的性命观念中,性即是生,而命即是令。西周以前的古人普遍认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根据上...

评分

本书通过对儒家历史上的性命观念和学说的梳理,重构了性命学说传统,这个传统把孔子、荀子和程朱理学连成一脉,认为他们比较合理地继承了原始的性命观念。 在这种原始的性命观念中,性即是生,而命即是令。西周以前的古人普遍认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根据上...

评分

本书通过对儒家历史上的性命观念和学说的梳理,重构了性命学说传统,这个传统把孔子、荀子和程朱理学连成一脉,认为他们比较合理地继承了原始的性命观念。 在这种原始的性命观念中,性即是生,而命即是令。西周以前的古人普遍认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根据上...

评分

本书通过对儒家历史上的性命观念和学说的梳理,重构了性命学说传统,这个传统把孔子、荀子和程朱理学连成一脉,认为他们比较合理地继承了原始的性命观念。 在这种原始的性命观念中,性即是生,而命即是令。西周以前的古人普遍认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根据上...

评分

本书通过对儒家历史上的性命观念和学说的梳理,重构了性命学说传统,这个传统把孔子、荀子和程朱理学连成一脉,认为他们比较合理地继承了原始的性命观念。 在这种原始的性命观念中,性即是生,而命即是令。西周以前的古人普遍认为人生来并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是根据上...

用户评价

评分

孟真先生申请中研院院士的代表作,仔细读之确有深意,尤其是本书运用的研究方法,可谓既有借鉴又有独创

评分

傅斯年对哲学进行了解构,他认为哲学完全是因为语法的曲折而致,像汉语这样清通的语言本不会形成哲学。或许傅斯年的观点是针对形而上学的“是”而发,但是其对这个“是”的后果却缺乏了解。以“生”为“性”的论证过程很有意义,但是此书的局限性仍然是不见战国思想全貌,就此而言古史辨派的成就更大。

评分

傅斯年的这部性命古训辨证,他在序言中已经提及阮元的同名著作,不过我觉得他这部书分为两块,第一块即用甲骨、金文材料寻找性命二字的古代来源。后面的部分,其实是性命二字的思想史考索,可以与他先秦秦汉思想史研究加以对比。不过,从他的书中感觉傅斯年还是缺乏哲学分析的能力。

评分

孟真先生申请中研院院士的代表作,仔细读之确有深意,尤其是本书运用的研究方法,可谓既有借鉴又有独创

评分

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