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绅政权

军绅政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拿大著名华裔学者。1921年生,四川成都人,早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和高中(1939年),后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学士学位。1945年在重庆南开经济研究所攻硕士学位。1945—1947年曾任燕京大学经济系助教。1947年考取中英庚款赴英深造,1956年在伦敦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1963至1971年执教于英国利兹大学,先后担任讲师、高级研究教授,并定居加拿大。同时兼任美国出版的《近代中国》和香港出版的《东方文化》等学术刊物编委员成员。自1987年以后,为约克大学名誉教授。1980年遴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作为华裔学者,这是一种殊荣和成功的象征。

在研究工作中,兴趣十分广泛,对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均有深入、独到的见解,尤其对近现代政治人物——袁世凯、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研究,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辛亥革命史有关的主要英、中文论著有:《袁世凯》(Yuan Shin –Kai), George Allen and Unwin 与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1979年日译本。《毛与中国革命》(Mao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法译本,1968年版;日译本,1969年再版。《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香港联合出版公司1979年版;北京,1981年版;多伦多,1980年版;日文本,1983年版。《清政府的国家经济政策,1940—1985年》, Garland 出版公司1980年版。

论文有《张謇在辛亥革命前夕政治思想的转变》,《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洪宪帝制的一些问题》,《中华民国初期历史研讨会论文集》上,台北,1984年版。《中山北上与历史评价问题》,《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志让教授还曾应邀前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作短期访问研究、讲学、并曾多次回中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问讲学。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志让
出品人:
页数:169
译者:
出版时间:1980-09-01
价格:0.5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军阀 
  • 军绅政权 
  • 近代史 
  • 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 
  • 民国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是读了王人博的书评《枪口下的宪法——读<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才知道这本书的,然后从图书馆借来1980年三联的版本读。王人博对这本书的评价:“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能把一个苦难民族的经脉把捏的如此清楚明白,想必不是大家而不能为。这是典型的“经典小...  

评分

最后的结语可谓图穷匕见——“我深知在中国以外台湾香港等地的高级知识分子还在那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如何保存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来保存中国人固有的宝贵的品德。他们的基本公式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也知道在那些高级知识分子之间,派系斗争也是很严重的。学术意...  

评分

腐朽的封建统治无法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某种导火线(外侵)的作用下,需要新的政权来掌控,而在“乱世”时代,“武力”则是最有发言权的,谁拥有“军队”,谁就有“政治话语权”,袁兄不就是那样吗,一个自诩为白面书生的精英分子,掌控了军队,享受了孙文的革命成果和...  

评分

评分

我是读了王人博的书评《枪口下的宪法——读<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才知道这本书的,然后从图书馆借来1980年三联的版本读。王人博对这本书的评价:“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能把一个苦难民族的经脉把捏的如此清楚明白,想必不是大家而不能为。这是典型的“经典小...  

用户评价

评分

三星半,这本书主要从派系,外交,法统与道统,养兵以及诸如联省自治这样的政治观等方面着墨,不过说是“军绅政权”,个人认为对于军阀与乡绅阶级的联系这方面着墨还是不够。 不过这本书倒是印证了莫里斯.迈斯纳的一个观点:“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当代中国历史现象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基础:政治权力对社会和经济力量的相对独立性。在一个没有任何阶级能居于支配地位、所有社会阶层都软弱无力的社会里,政治权力日趋独立于社会各阶层之外,并从总体上控制社会……与其说是社会阶层的利益决定政治和政策,不如说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的占有者决定社会各阶层的命运。”以乡绅为基础的绅—军政权转变为以职业军人为主导,乡绅乃至资产阶级反过来依附于这帮军人集团的军——绅政权,某种程度来说也是近代中国各阶级要不处于衰退状态要么势力弱小的一种表现。

评分

由绅军到军绅的演变,体现的是中国在清末新政之后的社会精英的利益分化以及军人实力的膨胀。军绅集团本身并不是个统一的具有政纲的政治集团而仅仅是一个依靠恩荫和利益相连接成的矛盾重重的利益寻租者,他们显然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转向。而在类盟主的袁世凯去世以后,军阀造成的分裂使得中国整合危机

评分

还行吧,到写共产党,国民党时就不行了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对了解近代中国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法律的状况颇有助益。此书虽薄,涉及面广,却耐读得很。所有的主题围绕军–绅政权与现代化的关系展开。只是此书可能由于出版较早,标点使用极不规范。不知广西师大出版的那本如何,重读时再看看吧。(於之江)

评分

可与孔飞力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对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