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
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深厚的学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在大陆陆续出版了《万古江河》、《从历史看管理》、《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等著作,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对于台湾历史的演变,我们应该如何抱以同情之理解?
★台湾的民主转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两岸关系,在未来将往何处发展?
许倬云先生以恢宏的史家视野与饱含情感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四百年来台湾历史的起落兴衰:从16 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始,台湾经历了荷兰殖民、郑氏集团、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始终未曾摆脱本土、大陆和世界三层因素的纠缠。《许倬云说历史:台湾四百年》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台湾的历史变迁,总结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台湾政治经济发展的得失,表达了一代学人对海峡两岸未来的忧思与期盼。
大历史视野下的台湾 评《台湾四百年》 黄仁宇老师的大历史观,让后来的历史学者和历史爱好者们有了一个更加开阔的视角: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
评分 评分第一本有关台湾的中文文献来自1603年一本叫东番记的小册子,主要描述了原住民未开化的生活方式。作者陈第到台湾是来抓倭寇的,可见日本浪人在岛上早有据点。倭寇本身成分复杂,中国人也不少,越货的,劫船的,走私的,各路海上豪强在岛上各自插旗占地,搞得原住民开始往山上躲...
评分1、历史上台湾何以与大陆联系薄弱? 相较于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交流频繁,台湾海峡两岸长期以来交流太少了,明末以前的中国史书上关于台湾的内容基本是空白。许氏认为是气候、人口与经济的原因。窍以为尚有民族文化心理、政治趋势倾向内陆的传统之因。 2、明清海禁政策得失 15世纪...
当然是通识读本,但是对史料的驾驭和文字的把控真的好。看完《风柜来的人》又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也算是读书选片“扫雷式”的癖好
评分确实简明扼要了点儿。是个讲座。
评分当然是通识读本,但是对史料的驾驭和文字的把控真的好。看完《风柜来的人》又从书架上找出这本,也算是读书选片“扫雷式”的癖好
评分晓说奇谈关于台湾的那几集基本照抄许老的观点。
评分纯粹是杂志文章的质量和规模,应该用很多彩图,然后给小学生当入门书看看,仅此而已。为戡乱史观不正减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