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

决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冲及

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主编有:《毛泽东传》、《刘少奇传》、《周恩来传》、《朱德传》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金冲及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13759
丛书系列:汉唐阳光人文图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金冲及 
  • 近代史 
  • 军事 
  • 中国近代史 
  • 三大战役 
  • 党史 
  • 解放战争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内容简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的作者金冲及先生多年侵淫党史研究,从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逐一分析了毛、蒋二人在面对战局时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二人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如何?相信看完书后,您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决战的副标题是 毛泽东和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 1948年是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这一年的上半年,国民党掌握了几乎所有的重要城镇和交通线,蒋介石自信可以把共产党的部队切割在各个狭小的区域,最后各个歼灭。但是在下半年,没有优势兵力和装备的共产党却...  

评分

11月30日 《决战》的笔记写了两天了,越写越不满意,因为感觉自己也是被动应付,肚子墨水不多,对具体情况不太了解。读书不多,就是这样。看来,还是直接摘抄,然后偶尔加点点评好。只有把握了,熟悉了,才有思路上的清晰。读书,要读透。这才重要。不然,自以为读过了...  

评分

决战的副标题是 毛泽东和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 1948年是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这一年的上半年,国民党掌握了几乎所有的重要城镇和交通线,蒋介石自信可以把共产党的部队切割在各个狭小的区域,最后各个歼灭。但是在下半年,没有优势兵力和装备的共产党却...  

评分

看完了《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一直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讲书中内容。但在昨日写了一部分后,发现自己真是不自量力。金冲及老先生可以说是集几十年的精力,才写了如此薄薄的一本,关于国共内战,为什么中共会赢,国民党会输,书中可谓字字珠玑,没有废...  

评分

11月28日 金冲及的书我看过《转折年代——中国1947》。但对这本书印象并不是很好。这次看《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大战役的》,印象却大为改观。 何故?这里我想引用作者在《决战》综论中曾引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一段话:“我们看李瀚章做的《曾文...  

用户评价

评分

二刷,20181223,五年前第一次看,觉得很牛,驾驭材料,取舍判断都很牛,但这一次感觉淡了许多。

评分

战略眼光、领导风格和思维格局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战局的走向。

评分

战略眼光、领导风格和思维格局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战局的走向。

评分

想起了明末杨嗣昌在围剿农民起义军时提出的“四正六隅”以及“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在1644年甲申三百年之后,历史又一次重现,蒋介石面对共产党时同样以流寇视之,以占据城市和交通线为点线,进而分割包围,四面讨之。明朝和民国在面对内忧外患时不谋而合,但结果同样一败涂地,分兵占据反而处处困守,最后被围点打援围之歼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Ps这本书从国共决策者来审视三大战役,虽然援引诸多资料,但在描绘决战过程中论述不详,未能还原战争全景。在诸多关键性问题上同样语焉不详,往往一笔带过流泛于正统史观。既不如正史宏阔,又不如专题精深,几无亮点,终不为美。

评分

读了一下头和尾,中间列举史实的部分没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