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名吴春晗,字伯辰,笔名语轩、酉生等,浙江金华义乌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副市长,为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吴晗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尤精于明史。大学期间,他写下四十多篇文章,其中《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后以出版《朱元璋传》而知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吴晗主持改绘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标点《资治通鉴》的工作。随后又主持了明十三陵中定陵的发掘工作。他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后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
其代表作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明史简述》、《历史的镜子》等,俱为明史研究的权威经典之作。
《朱元璋传》内容简介:吴晗是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第一人,更是朱元璋研究的拓荒者。1943年至1965年间,吴晗先后撰写了四个版本的朱元璋传记。《朱元璋传》为其1948年定稿的第二版。当时吴晗正值壮年,学术热情高涨,又被浓烈的战争氛围所感染,便怀着一腔革命热血,写下了这本同是乱世风云的帝王传奇。
《朱元璋传》记叙了中国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布衣皇帝——朱元璋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朱元璋自幼贫寒,本是一名在街头乞讨为生的小僧侣,恰逢乱世,在战场上展露不凡的才华,一步步成长为号令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又由刀尖马背的军旅生涯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帝国。
在那个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时代,吴晗对朱元璋作出了最全面、最权威的评述,使得《朱元璋传》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朱元璋研究的最早范本。
1965年,吴晗将按指示修改后的《朱元璋传》再一次交给了毛泽东。此时距离第一版(名为《由僧钵到皇权》的小册子)已经过去二十余年,其间四易其稿,篇幅增加两倍有余,改动极大。作为明史专家的代表作,《朱元璋传》对吴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四个版本的演进,也反映...
评分 评分有些出版社,很不厚道,明明只有16万字,他非得在版权页印成26万字。好像猪肉注了水,虽然总价格没变,可还是让人不舒服。这本书就是这样,反正没人去数字数,可我知道它肯定没有26万字。 毛氏当国之后,各路左派文人禁不住当帝师的冲动,写信寄自己的著作给毛,希望得到新主的...
评分‘网罗布置好了,包围圈逐渐缩小了。苍鹰在天上盘旋,猎犬在追逐,一片号角声,呐喊声,呼鹰唤狗声,已 入网的文人一个个断腿破胸,呻吟在血泊中。在网外围外的在战栗,在恐惧,在逃避,在伪装。” ‘母族绝后,妻族也死绝了。到文正被杀后,诸子幼弱,基业还未稳定,孤零零一...
评分读了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是在现在大红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通俗历史读物的好处就是能引人走进这条路,否则明史这块比较偏僻的领域,怕是不会像今天这么火热。但是吴晗先生的功力(本人就是明史专家)和文笔,是在初初体味那些通俗历史读物后,最好的营养剂。 元璋的...
引注详细,足见作者功力
评分本书是吴晗在1948年定稿的第二版,尚无极左之言论,但语言略显平淡浅显,主观情感的渲染也已十分浓厚。纵观全书,只见史实,不见史观,修饰的痕迹过于严重。且因“影射”之意而对洪武多有低估,不过对明初官僚体制、皇权膨胀的分析甚佳。
评分本书是吴晗在1948年定稿的第二版,尚无极左之言论,但语言略显平淡浅显,主观情感的渲染也已十分浓厚。纵观全书,只见史实,不见史观,修饰的痕迹过于严重。且因“影射”之意而对洪武多有低估,不过对明初官僚体制、皇权膨胀的分析甚佳。
评分吴晗的朱元璋传工于史实之精准,长于细节之把握,尽心尽力之余亦不少分析推断,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深度上看,都可圈可点。然而,与张宏杰的历史研究相比,相去较远,张之深度远超于前者。究其原因,一系吴之身处的历史环境,二系吴乃历史研究之先驱者,三系张之时代的进步,较30年前甚为开明。故朱元璋传在张之时代,更进一步。
评分本书是吴晗在1948年定稿的第二版,尚无极左之言论,但语言略显平淡浅显,主观情感的渲染也已十分浓厚。纵观全书,只见史实,不见史观,修饰的痕迹过于严重。且因“影射”之意而对洪武多有低估,不过对明初官僚体制、皇权膨胀的分析甚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