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
唐鲁孙先后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后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先后客居武汉、上海、泰州、扬州等地。1973年,唐鲁孙退休后专事写作,1985年病逝于台湾。唐鲁孙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名。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
唐鲁孙是中国饮食文化和掌故杂谈方面具有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他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演绎了一段段“舌尖上的民国史”,功力至深,韵味至长,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晚清民国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本书为唐鲁孙作品集的第九册。
唐先生这一套关于旧时中国吃喝玩乐的系列,很好看。直白的文字让人能想见那时的风花雪夜,也足见先生的博学多识。
评分唐先生这一套关于旧时中国吃喝玩乐的系列,很好看。直白的文字让人能想见那时的风花雪夜,也足见先生的博学多识。
评分唐先生这一套关于旧时中国吃喝玩乐的系列,很好看。直白的文字让人能想见那时的风花雪夜,也足见先生的博学多识。
评分到北京上学三年有余,如今去留难定。我愿意留下,而对我来说,这座城市的引人之处,除去我这一干好友之外,就是那些京味儿还算浓郁的老街、老屋、老玩意儿、老吃食了。 而这本书正是解放前老北京的真实写照,是作者对一种精致生活的回忆。随便翻开一页读起,展现在眼前...
评分唐先生这一套关于旧时中国吃喝玩乐的系列,很好看。直白的文字让人能想见那时的风花雪夜,也足见先生的博学多识。
咋没谈猪狗,直接跳到子丑了?
评分民国北平遗事了
评分前尘往事,过眼飘风。
评分富贵三世,始知穿衣吃饭
评分民国北平遗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