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懷舊集:師友記往》共收文字十七篇,其中有六篇是發錶在大陸之外的齣版物上,而以往大陸齣版的餘先生文集中從未收錄。這六篇文字包括:《劉大中先生與新亞書院》(1975)、《吳君火獅行誼》(1986)、《追憶費景漢先生》(1996)、《悼念邢慕寰教授》(1999)、《一位尊人愛國的偉大書生》(2002)、《迴憶詩友兼戲伴陳穎士》(2011)。
為方便讀者閱讀,《餘英時懷舊集:師友記往》不但在注釋中簡要介紹瞭餘先生所迴憶的這些師友的生平,同時還配上瞭不少珍貴的圖片。例如,錢穆與楊聯陞的一張閤影,就是餘先生親自提供,而以往從未公開的。
《餘英時懷舊集:師友記往》是一冊非常有意義的“迴憶錄”,收錄瞭餘先生數十年來緬懷與紀念包括楊聯陞、錢锺書和錢穆等師友的文字,情緻款款,音韻綿長。透過這些“溫其如玉”的追記,讀者足以深刻感受像餘先生那樣老一輩中國知識人的深情厚誼,以及真正的文化人對於價值、理想和學術的追求與信守。
读余英时先生的书较少,去年曾通读《士与中国文化》,但因其观点早在其师钱穆那里摆放着,故对其学问并未有较深的感触。后又听闻他发表了某些“不当”的言论,故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之后出版其著作得谨慎些了。 今偶得《师友记往》一书,并非专门性著作,而是余先生饱含真情实感的...
評分新加坡学者吕武吉在一篇名为《坎坷求学路 儒家在中国》的访谈中曾说,“在我所接触的师友之中,余先生的学问文章在学术圈内早已享有盛名,然而最难得的是他性格的亲切自然,市井小民都敢称他為‘我的朋友’,可能是胡适之之后拥有这种气质的少数知名人士之一”。 余英时经常被...
評分读余英时先生的书较少,去年曾通读《士与中国文化》,但因其观点早在其师钱穆那里摆放着,故对其学问并未有较深的感触。后又听闻他发表了某些“不当”的言论,故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之后出版其著作得谨慎些了。 今偶得《师友记往》一书,并非专门性著作,而是余先生饱含真情实感的...
評分读余英时先生的书较少,去年曾通读《士与中国文化》,但因其观点早在其师钱穆那里摆放着,故对其学问并未有较深的感触。后又听闻他发表了某些“不当”的言论,故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之后出版其著作得谨慎些了。 今偶得《师友记往》一书,并非专门性著作,而是余先生饱含真情实感的...
評分读余英时先生的书较少,去年曾通读《士与中国文化》,但因其观点早在其师钱穆那里摆放着,故对其学问并未有较深的感触。后又听闻他发表了某些“不当”的言论,故中国大陆的出版社之后出版其著作得谨慎些了。 今偶得《师友记往》一书,并非专门性著作,而是余先生饱含真情实感的...
學術上餘公對後現代主義頗不以為然;行文迴護處最有趣;《我所認識的錢锺書先生》,《猶記風吹水上鱗》,《費正清與中國》精彩,最後一篇亦可見2012年思想工作之紊亂。2013.1齣版,2014.9購得,2018.2讀畢。不須上溯康乾世,迴首同光已惘然。
评分談楊聯陞、錢鍾書、張光直和錢穆幾篇不錯,楊那篇最好
评分很喜歡,一些史料的分析、比對價值很高,印象最深、收獲最大的是記錢穆與費正清
评分一個角度憶友人
评分很喜歡,一些史料的分析、比對價值很高,印象最深、收獲最大的是記錢穆與費正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