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安·兰德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精神,是理性利已主义的倡导者,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的伦理学形成最为尖锐的对抗。
在美国,她的作品的销量仅次于《圣经》。
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神。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甲骨文CEO埃里森都是安·兰德哲学的拥趸。
当今世界最大的恶是:有些人在道德缺席的状态下欣然接受集体主义;有些人在迫不得己需要表明立场时,为了保护自己,自欺欺人地否定发自人心的伦常;一个明显具有奴化色彩的政策出台后,有些人积极拥护,同时又用空洞的语言表明自己是热爱自由的人,不过,从他们的话语中你看不到任何实实在在有自由意味的内容,他们这么说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真面目而已;还有些人认为,理念背后的内容不必证实;基本的信念无需解释,至于现实嘛,闭上眼睛不就看不见了吗?当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有着大屠杀和集中营的世界时,他们只希望悲叹一句“这可不是我的本意!”以此逃避自己应该背负的道德责任。那些想要实行奴隶制的人应有雅量还这制度以其本名。他们必须看清楚自己提倡纵容的东西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什么是集体主义完完全全、确确实实、明确具体的本质内容,看清楚集体主义的逻辑内涵、集体主义以为基础的基本信念和这些信念最终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必须直面问题,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
以前我的语文老师张三四上课时提到北岛说的一句话,“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 是的,打那以后我也经常问自己,我有什么资格说我们。因此此后在很多次写作中我都刻意不用“我们”,有时甚至不带主语。每次说“我们”的时候,是不是太理所当然了? 在崇...
评分“如果大家都丧失了‘我’这个概念,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是安·兰德在苏联读书时有的想法,那时她听到很多人对个人主义的猛烈攻击,然后自问,所以有这个主题,有了这本寓言小说(我觉得这样称呼比较恰当)。 一本书不能概括一个人的全部,特别是女人,但是这薄薄的一...
评分一群猪,以及一本给他们看的书 ———《一个人》 我们生下来没有名字,我们是母猪,终生代号叫三胖7650。 我们的共同价值观是“猪圈至上,吃饱为先。” 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大的现代化牧场。这里栖息着地球上的诸多物种。 和我们接触最多的...
评分鉴于之前读安·兰德的作品,《一个人》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人”,用英语可能会解释的更明白“only myself”。熟悉安·兰德作品的人可能都很清楚,她是个人主义的倡导者,在安·兰德的文化语境里,“一个人”是很重要的,这个人,可是是“我”,也可以是“你”,或者是“他”,...
评分在商业银行课上一气呵成。 挺精彩的,作为哲学小读本和畅销小说,《一个人》毫无悬念地杀入我的“课堂必备排行榜”前十。 苏联真是片神奇的土地,靠集体主义发家的地儿却孕育出个人主义的尖锐女作家。 这才好, 我就喜欢看团结的和谐的正确的武林大会上半途杀出个梅超风。 这...
给小学生看看可以 当自由主义启蒙教育 比奥威尔差太多
评分给小学生看看可以 当自由主义启蒙教育 比奥威尔差太多
评分我?我们?
评分作为一本小说来说,这书很一般。而这女人,并未作为小说家而为人所乐道,她是一个思想家。
评分给小学生看看可以 当自由主义启蒙教育 比奥威尔差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