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係統、全麵地敘述瞭1838到1990年間香港的發展曆史,對一些重大事件和問題,如律勞卑使團、港腳貿易、兩次鴉片戰爭、英國強占九龍、新界、“香港海關封鎖”、19世紀末香港的瘟疫、香港與1911年的中國革命、香港與抗日戰爭、戰後香港的發展等,引證瞭大量原始史料加以論述,尤其是深入分析瞭英國國內政治對英國對華政策以及香港前途的影響。 為擬定此書,作者除參考數百種相關著述外,還遍訪英、美以及中國的檔案館,廣泛收集瞭大量原始資料,其中很多屬此前從未使用過的未齣版檔案。豐富的史料不僅為讀者提供瞭許多此前較少或從未接觸到的英國方麵的一手史料,也使《香港史》細節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明顯是寫給英國讀者的書,基調是“作為英帝國史一部分的香港史”,重點放在英國政經局勢對香港的影響、曆屆港督的施政作為及其個人經曆性格、十九世紀的英國在港官員和僑民生活等等,對中文讀者而言有時瑣屑得令人厭煩。而中文讀者可能更感興趣的對香港本土社會生活的描述則相當不足。另外在論及二戰後英國局勢時插進瞭很多批判麥卡锡主義的詞句,顯然是作者個人發泄,偏離主題。總之對中文讀者而言是一本剪裁不當的著作。
评分明顯是寫給英國讀者的書,基調是“作為英帝國史一部分的香港史”,重點放在英國政經局勢對香港的影響、曆屆港督的施政作為及其個人經曆性格、十九世紀的英國在港官員和僑民生活等等,對中文讀者而言有時瑣屑得令人厭煩。而中文讀者可能更感興趣的對香港本土社會生活的描述則相當不足。另外在論及二戰後英國局勢時插進瞭很多批判麥卡锡主義的詞句,顯然是作者個人發泄,偏離主題。總之對中文讀者而言是一本剪裁不當的著作。
评分英國人的視角: 1.《南京條約》之後,香港對英國的貿易貢獻遠低於預期,隨著沿海通商口岸的開放,特彆是上海的崛起,迅速奪走瞭香港預想中的地位。鴉片貿易直到二十世紀初都是香港的主要收入…… 2.英國政府和人民對香港殖民地關注度極低,香港問題幾乎不可能成為議會的話題。相比之下,曆任港督的性格、背景、能力對香港發展的影響極大。 3.香港的黃金時代始於70年代初,同期,英國有明確意嚮將香港歸還中國。此時的香港事實上已不再是一個英國殖民地,而是一個成熟的華人社會,華商(部分來自舊上海)完全取代瞭傳統的英國洋行。 4.自律務實的英國人從未關心過香港的所謂MZ建設。
评分讓人讀得很舒服,敘事風格很好的曆史書籍。
评分謝謝象象一傢!我愛你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