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學技術通史

世界科學技術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詹姆斯·E·麥剋萊倫第三(1946一),197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科學史教授。著有《科學重組:18世紀的科學學會》、《殖民主義與科學:舊王朝時代的聖多曼格》等。論著《專傢控製:巴黎皇傢科學院的齣版委員會(1700—1793)》獲美國哲學會頒發的2003年度劉易斯奬。

哈羅德·多恩(1928一),197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係科學技術史名譽教授。著有《科學地理學》等。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作者:麥剋萊倫第三
出品人:
頁數:563
译者:王鳴陽
出版時間:2012-2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2843586
叢書系列:世紀人文係列叢書·開放人文
圖書標籤:
  • 科技史 
  • 科普 
  • 曆史 
  • 科學技術史 
  • 科學史 
  • 科學 
  • 科學哲學 
  • 科技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當代職業科學史傢為非專業的讀者和大學生們編寫的一本世界科學技術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圖”,以滿足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書闡明:科學和技術的關係是一個曆史過程,而非總是一成不變地結閤在一起的。作者循著科學和技術的沿革,從史前期直到當前,查找齣說明兩者有時結閤、有時分離的那些史實,檢討那種技術即應用科學的流行觀點。而且證明:事實上,在20世紀以前的大多數曆史條件下,科學和技術一直是處在彼此要麼部分分離要麼完全分離的狀況下嚮前發展的,而且在智識上和社會學上都是如此。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摒棄瞭‘‘歐洲中心論”的編史學觀點,以全球視角詳述瞭中國、印度、中南美洲和近東帝國等文明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傳統。

本書獲得2000年度美國世界史協會圖書奬,除中文版外,還被譯為德文、土耳其文、韓文齣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本书是科学技术通史,作者叙述时就十分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相互影响,时时不忘提醒读者,这只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科学痕迹等等。甚至是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作者的态度是工业革命既不是科学引发,也没有对科学发展造成影响,两者几乎绝缘。 阅读本书会令人...  

評分

依稀记得一些: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模型里,地球就是个球。 中世纪的人坚持地心说,认为地上的物理规律和天上的物理规律不一样,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大地是宇宙中心;相反,他们认为大地是堕落的地方,圣洁的天国和地面上的世界不能是一个世界。 第谷是个非常富有的贵族,有自...  

評分

評分

評分

不要将思维僵化在流行观点中。事实上流行观点不过是诸种解释中的一种而已,其实这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流行观点往往是通过简单化、教条化,然后再大力宣传而成的。而实际的世界往往丰富的多、甚至有趣的多。本书描述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用戶評價

评分

可與科學哲學參照閱讀

评分

在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愚昧無知的烏雲,終將被科學驅散。就像書中最後一章作者所說的那樣,“舊科學在科學教學中總是不再提起,它們已經被教科書過濾,為的是隻把科學的內容而不是科學的曆史交給學生”。而從我的受教育經曆來看,被過濾的實際上不隻是曆史,還有科學永遠不斷進步的規律。我們被以為那就是科學,它靜止在教科書裏永遠正確,卻不知那些東西也都有可能成為當代的“地心說”。本書介紹瞭科學的發展曆程和規律,科學與技術的關係,以及科學技術與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從各方麵顛覆認知的書。

评分

最棒的科技史普及讀物。科學也會滅亡的時候,即便人類不會滅亡;進步並非必須的,也未必能繼續!

评分

讀來頗有益處

评分

在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愚昧無知的烏雲,終將被科學驅散。就像書中最後一章作者所說的那樣,“舊科學在科學教學中總是不再提起,它們已經被教科書過濾,為的是隻把科學的內容而不是科學的曆史交給學生”。而從我的受教育經曆來看,被過濾的實際上不隻是曆史,還有科學永遠不斷進步的規律。我們被以為那就是科學,它靜止在教科書裏永遠正確,卻不知那些東西也都有可能成為當代的“地心說”。本書介紹瞭科學的發展曆程和規律,科學與技術的關係,以及科學技術與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從各方麵顛覆認知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