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E·麥剋萊倫第三(1946一),1975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科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科學史教授。著有《科學重組:18世紀的科學學會》、《殖民主義與科學:舊王朝時代的聖多曼格》等。論著《專傢控製:巴黎皇傢科學院的齣版委員會(1700—1793)》獲美國哲學會頒發的2003年度劉易斯奬。
哈羅德·多恩(1928一),197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係科學技術史名譽教授。著有《科學地理學》等。
本書是當代職業科學史傢為非專業的讀者和大學生們編寫的一本世界科學技術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圖”,以滿足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書闡明:科學和技術的關係是一個曆史過程,而非總是一成不變地結閤在一起的。作者循著科學和技術的沿革,從史前期直到當前,查找齣說明兩者有時結閤、有時分離的那些史實,檢討那種技術即應用科學的流行觀點。而且證明:事實上,在20世紀以前的大多數曆史條件下,科學和技術一直是處在彼此要麼部分分離要麼完全分離的狀況下嚮前發展的,而且在智識上和社會學上都是如此。本書的一大特色是:摒棄瞭‘‘歐洲中心論”的編史學觀點,以全球視角詳述瞭中國、印度、中南美洲和近東帝國等文明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傳統。
本書獲得2000年度美國世界史協會圖書奬,除中文版外,還被譯為德文、土耳其文、韓文齣版。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买书了,吝啬之外,也是因为没了买书的冲动。但是这一本书有点唤回我原先的感觉,不过最后我还是没买,呵呵。 我猜想作者们受了汤因比不小的影响,或者说,他们从另一个角重新诠释了汤因比的思想。贯穿全书的一种看法就是: 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由于受到...
評分本书是科学技术通史,作者叙述时就十分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相互影响,时时不忘提醒读者,这只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科学痕迹等等。甚至是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作者的态度是工业革命既不是科学引发,也没有对科学发展造成影响,两者几乎绝缘。 阅读本书会令人...
評分我是詹姆斯三世的学生,有幸受他在科技史方面的教导。当时用的课本就是这本书的英文版。具体细节不表,我只谈你能从这本书所获得的珍贵的东西。 历史的解读千千万,科技史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应该能够拨云见日,以其深厚的积淀与哲学思考带领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线索...
評分本书是科学技术通史,作者叙述时就十分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区分及相互影响,时时不忘提醒读者,这只是技术,不是科学,没有科学痕迹等等。甚至是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作者的态度是工业革命既不是科学引发,也没有对科学发展造成影响,两者几乎绝缘。 阅读本书会令人...
評分:),先看了此书部分,再看科学的历程,接着再看此书,感觉此书比科学的历程好看,科学的历程只是简单的事实的罗列,几乎很少有作者的观点!看了就是一大堆事实,很乱的感觉!…… 另外这书翻译的不错,:)
非常好的科學史入門讀物,對於各個文明以及各個曆史時期介紹全麵,並且提齣一個新觀點:技術規定瞭科學的領域,而不是相反。比較偏嚮社會因素的分析,如果想看科學思想自身的演進,還需要去找進一步的讀物。
评分簡明扼要啊,還一點都不枯燥
评分終於看完瞭……
评分讀來頗有益處
评分2011年購於當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