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德國學者,與馬剋思、塗爾乾齊名,並列為現代社會學的奠基者。曆任析林、弗萊堡及海德堡等大學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及《經濟與社會》等最為重要,以《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等最為國內讀者所知曉。
譯者簡介:
康樂:美國耶魯大學曆史學博士。
簡惠美: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
《韋伯作品集》總序 餘英時
序言 蘇國勛
說明 康樂
前言
第一部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文獻
第一捲 問題
第一章 宗教信仰與社會階層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精神
第三章 路德的職業觀:研究的課題
第二捲 禁欲新教的職業倫理
第一章 人世禁欲的宗教基礎
第二章 禁欲與資本主義精神
第二部 新教教派與資本主義精神
附錄
譯名對照錶
索引
马克斯·韦伯不愧为古典社会学的泰斗。深深被其逻辑之缜密所折服。以及,这个前辈真是太谦逊了,明明就写得实在太好了,还一直说自己说得不够好不够专业希望专家不要太把自己的研究当回事儿云云。 在《自杀论》小试身手之后,老师指出了大家读书的误区,确实醍醐灌顶...
評分 評分大三东西文化比较课程选了这本书,读书报告一篇。 作为16-17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新教伦理所鼓励的近乎苛刻的自律行为被认为是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重要起源之一。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自律行为从来就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如果仔细地考察中西方不同的伦理观念,...
評分关于本书:这本书很薄,因为缺了很多东西,首先是没有注释,韦伯的注释相当多,这里都没有,其次也没有一般译本中所包含的《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就翻译来说,读起来稍微有点拗口,很多地方我觉得翻译的句子结构顺序要不甚好。比较推荐广西师大版,那个版本貌似比较全。 ...
評分曾經覺得自己閱讀順序有問題,但是現在發覺,先讀韋伯寫印度和中國,或許能夠更有助於理解他的本意。韋伯並非要給資本主義“正名”,雖然說到無止境的貪婪(無限剝奪剩餘價值)並不是資本主義的本質,以及低工資和高工資的影響,但是,他在這裏更重要的,依然是思想和體製的互動,隻不過韋伯把這個時間段截取瞭齣來,而並非像梳理中國和印度那樣源遠流長,兩個機製之間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因果關係在這本書裏太直接,好似新教倫理導緻資本主義精神。未能有那種變量的聯係,怕課題和好友重復未繼續研究實在是我們的遺憾。然後就是,我此番終於理解韋伯所說的“除魅”,在塗爾乾的洗禮後能深刻理解清教之繁盛與其不可能持久繁盛的根由,以及清教對整個歐洲思想發展尤其是尼采的深刻影響,值得玩味。他的書,真是讀一次讓人驚嘆一次人類思想的魅力。
评分為瞭所長的討論課第二次讀這本書。韋伯的視角很犀利,不過他想說的東西是不是高中曆史書講加爾文教派時就已經說瞭啊。。 另外,五顆星是給翻譯的。
评分也不知是原文寫的太艱深晦澀,還是譯文譯的太晦澀艱深。總之不推薦這個版本。
评分「無靈魂的專傢,無心的享樂人,這空無者竟自負已登上人類前所未達的境界。」
评分社會學太復雜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