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806-1873年)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也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逻辑学体系》(1843年)、《论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1844年)、《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论自由》(1859年)、《论述和讨论》四卷(1859-1875年)、《代议政治论》(1861年)、《功利主义》(1863年)及《论妇女的从属地位》(1869年)等。本书是他的最后一本著作。书中,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童年时期的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自己思想学说的形成过程,同时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和宣传活动,并对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精辟独到的见解。总之,《约翰·穆勒自传》如实地叙述了穆勒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和政治的历史,对于研究穆勒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穆勒的书当然是很好的 特别是关于他父亲无神论 和他自己如何走出因从小接受逻辑训练而产生的困境的论述 但不得不说的是 这个版的翻译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有一个找病句作业 别的同学都是要在那些编辑的极差的校报上找好几天 我一下午就完成了 全是出自此书 ,翻译或编辑这...
评分得知此书是通过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后燃起了我阅读它的兴趣。本书属于“定案本”的个人传记,作者以回忆和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对他思想上的影响,全景自述了密尔的思想及成长的过程。 与我们多数人不同的是,密尔的幸运,是得以拥有少数人得天独厚的优...
评分通过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中的介绍,了解了本书和作者穆勒。这本书是他晚年所写的自传,记录了他童年时期接受的独特教育以及他的思想和学说的形成过程。在阅读中我认为有四点特别启发我,具体如下: 一、 独立思考。在智力培养上尤其注重独立思考,他父亲引导他读书,每天和他散...
评分中文不说 里面的英文是一样的,只是和英文原著比多了很多断句 可能是为了一些英语学习者吧,本来是个长句,却偏偏加个逗号来断开方便阅读,可是这忽略了那些打算提高把长句读成短句能力的学习者 编辑一旦忽略加了逗号的细节就可能导致读者纠结半天 总之,这样好心做坏事 举例: ...
哲学书,死掉很多脑细胞
评分用15年的时间博学,三岁希腊文,七岁前遍读希腊文史哲典籍八岁学拉丁,几何学数学十二岁经院哲学,十三岁政治经济学,十四化学十五心理学又有十年思想困顿,二十五岁始遇知己,并思想渐开混沌,历廿载守候终待得佳人,心灵交汇,默念相融,著书立说八载……伊人杳去,心灰意懒,整理篇章,怀想佳人………………ps:一个绝对的家庭教育的典范,为了不受世俗所污,因而也失去了在团体中学会自我克制和与人交往的技能,过于重视思辨的训练,忽视动手能力,也使得生活实际技能缺失,生活单调,童年简单,休闲不过与父亲散步,顺便还考察学习交流思想,或者从一种题材的图书到另一种题材,所以一个天才的孤独在于没有童年,没有社会经历……所以经历了漫长的困顿,怀疑,天才并非因其智慧而没有常人的烦恼,相反却因为智慧体验到更多的不解,一个思想者往往如此:思想敏锐,情感脆弱,个性倔强。所幸于局乏人生,终遇一佳人历二十年守候,心有灵犀,一同悟道……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思想相同,志趣相投,并可以经过时间的磨洗……总体来看这本书思想层面介绍的不多只是只言片语略微谈及,看完后想读《论自由》两人合心力之所作……以前一直没有读完……
评分用15年的时间博学,三岁希腊文,七岁前遍读希腊文史哲典籍八岁学拉丁,几何学数学十二岁经院哲学,十三岁政治经济学,十四化学十五心理学又有十年思想困顿,二十五岁始遇知己,并思想渐开混沌,历廿载守候终待得佳人,心灵交汇,默念相融,著书立说八载……伊人杳去,心灰意懒,整理篇章,怀想佳人………………ps:一个绝对的家庭教育的典范,为了不受世俗所污,因而也失去了在团体中学会自我克制和与人交往的技能,过于重视思辨的训练,忽视动手能力,也使得生活实际技能缺失,生活单调,童年简单,休闲不过与父亲散步,顺便还考察学习交流思想,或者从一种题材的图书到另一种题材,所以一个天才的孤独在于没有童年,没有社会经历……所以经历了漫长的困顿,怀疑,天才并非因其智慧而没有常人的烦恼,相反却因为智慧体验到更多的不解,一个思想者往往如此:思想敏锐,情感脆弱,个性倔强。所幸于局乏人生,终遇一佳人历二十年守候,心有灵犀,一同悟道……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爱情,思想相同,志趣相投,并可以经过时间的磨洗……总体来看这本书思想层面介绍的不多只是只言片语略微谈及,看完后想读《论自由》两人合心力之所作……以前一直没有读完……
评分发现一个现象:许多伟大人物或思想家,智商很高,性格很怪异。
评分译本差;三岁始学希腊文,James Mill的封闭式教育;从未有过宗教信仰(后来无意中说斯特林当牧师是误入歧途【115】);读法国革命史,渴望成为民主斗士,信边沁;哲学激进主义首批人;自认是推理机器的一段时间【81】,漠视情感;1826的意义危机(但并不如我想的那么深刻):联想原则与分析的瓦解效应/转为间接功利主义,读华兹华斯的治疗;受大陆影响,进步观念,圣西门的建构-批判的进步史观,孔德的重大影响(崇拜孔德【154,201】),研究托克维尔;“此后我的思想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只有连续不断的进步”【164】;就不再持守私有制底线而言,“可以明确地把我归类于通常所称的社会主义者”【171】;未来的社会在于最大自由和平等分享的结合【172】;失望改革成功却无效;入议会还拉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