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電影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訪談 電影 白睿文 訪談 中國 電影研究
發表於2025-02-23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跟他其他的作品比的話,有點水。
評分大陸版估計砍掉瞭許多內容,幸好看到的是颱灣原版,看到更多“實話”
評分一問對一答,工整對仗,難得的是切入時間正好,湊齊瞭同時期、橫截麵般的群像。兩岸三地操著不同口音、語境和訴求的問與答。光影的關係,正好似這些詢問與迴答一樣,重巒疊嶂間,就有瞭深意。
評分最喜歡颱灣部分的訪談
評分沒記錯,第一本認真讀的關於電影的書,就是這本。
一九七四年於美國芝加哥齣生,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係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中國(包括港颱海外)文學、華語電影、中國通俗文化和翻譯學。著作包括《痛史: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繪製的歷史暴行》(A History of Pain: Literary and Cinematic Mappings of Violence in Modern China) 。中英譯作包括餘華《活著》(To Live,2004)、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Nanjing 1937: A Love Story,2003)、張大春《我妹妹》與《野孩子》(Wild Kids: Two Novels About Growing Up,2000),正在進行中的是舞鶴《餘生》(Remains of Life)的英譯。
楊德昌病逝侯孝賢感慨颱灣新電影也走瞭,而本書,收入瞭楊德昌生前最後訪談。
《光影言語》是美國當代新秀學者對華人知名導演的精彩訪談實錄,主要訪談導演包括:謝晉、田壯壯、陳凱歌、張藝謀、張元、王小帥、賈樟柯、李楊、侯孝賢、硃天文、楊德昌、吳念真、李安、蔡明亮、張作驥、許鞍華、關錦鵬、陳果、陳可辛、陳耀成。
作者親自到颱灣、大陸、香港,走訪每一位知名導演,麵對麵訪談,將每位導演的電影精華心血第一手報導齣來,同時結閤作者長年對電影與文學的深厚研究,呈現齣前所未有的豐富電影文化內涵
本書同時邀請瞭美國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1942年11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市皇後區,美國電影導演,曾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作序。
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对这三大电影区域的研究所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复杂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解读。事实上,华语电影本身的形态更多的脱胎于中国历史之现代性的整个历程,来自于中国第三世界身份的认同与间离,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散留的符码与记忆。...
評分《光影言語》,是哥倫比亞中國現代文學和電影的博士生白睿文(Michael Barry)的著作。他以兩岸三地的導演為核心,分別訪談並記錄。其中有大名鼎鼎的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許鞍華,關錦鵬、侯孝賢、楊德昌、以及李安等。此書的序是由紐約大導馬丁史柯西(Martin Scors...
評分他山的石头记 历史人物的口述实录近年在国内渐成热点,不过在中国电影的研究圈子里,似乎仍未成气候。较之内地,香港影评人在这方面的工作似乎做得比较好。就我所知,他们访谈过一批中国影史上的知名人物,如黎莉莉、谈瑛、孙瑜等,而对《小城之春》的主演韦伟及费穆...
評分中国大陆电影、香港电影与台湾电影,对这三大电影区域的研究所承载的当然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复杂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解读。事实上,华语电影本身的形态更多的脱胎于中国历史之现代性的整个历程,来自于中国第三世界身份的认同与间离,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散留的符码与记忆。...
評分到了1982年,一批新生自复学未久的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时间与上届已相隔十五年之久。这个集体的成员不久后被称为“第五代”,其中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彭小莲及李少红。 1989年,另一批具有新的影像语言、坚持新的梦想的学生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这个集体被称...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