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 父与子

前夜 父与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俄]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出品人:
页数:410
译者:巴金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1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2523
丛书系列:译文名著文库
图书标签:
  • 屠格涅夫 
  • 外国文学 
  • 小说 
  • 俄国文学 
  • 俄罗斯文学 
  • 名著 
  • 俄国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夜》塑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夜”平民知识分子的“新人”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运动由新的活动家来推动的历史趋向。《父与子》揭示了面临社会变革时期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之间的矛盾。这两部小说均是揭露当时俄国社会矛盾和揭示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作品,问世之初曾在俄国引起争论,但至今一直为中外读者所喜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我买的是那种小本的,只有《前夜》,于是只发表一点小小的关于《前夜》的读后之感。 前些天读《前夜》一气呵成。全书结构紧凑,读来欲罢不能,读罢不得不为屠格列夫的语言所折服。 屠老的作品描写细致而深刻,语言简洁、优美、朴素、清新、活泼,这些都不屑多说。语言的...  

评分

评分

十九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庸俗得就像当今社会,令人不适。一个男主人,巴扎罗夫,出身平民,才华横溢,强调实用,愤世嫉俗而又有些玩世不恭。他否定任何权威,对于贵族及其行为准则,尤其厌恶。一个女主人公,奥金佐娃,青年守寡,出身贵族,亦敏学多才,美丽端庄。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被书里父子母子的深情打动

评分

語言非常詩意浪漫,心理刻畫也很細膩。但是情節發生的太生硬了,有點本無事而硬撰出來的感覺。外國文學史的課本說屠格涅夫的人物有種“浮雕感”,我想這除了說明人物個性鮮明以外,也從側面說出了他小說的人物性格大起大落不夠自然吧

评分

还行。。

评分

我只能再一次鄙视我的文学修养

评分

我只能再一次鄙视我的文学修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