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1977.11—2013.3),上海崇明人,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哲学博士(2006)、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2008-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文学遗产》编辑部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近代文 学学会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分会秘书长。大学三年级即出版《龙榆生年谱》,后又有《诗史》、《中国诗史传统》等,编有《量守庐学记续编》,《无声无光集》为其遗作。
《六合丛书:无声无光集》系“六合丛书”第一辑的最后一本,是作者张晖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在其自序中这样介绍:“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全书分四辑。第一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朝酒价、南明秘史、姜白石的爱情、元缜的梦。第二辑谈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如怎样理解黄侃、俞平伯的淑世情怀。第三辑是评论文字,如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唐诗的传承等。
最后一辑为作者对陈国球、吴庚舜、徐公持三位先生的访谈,以谈代论,识见透脱。作者博学丰瞻,文笔雅洁,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入手多时,近日终于有空将它读完。从维舟写的文章中开始得知张晖的名字,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谈论他。我也一直从心底里敬佩这个人。作为一本随笔书籍,该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是有关中国古代诗歌当中作者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第二辑是对于几位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还有一篇怀念高...
评分88页,“大学生会什么要去延安”,当为“为什么” 也看过作者的朝歌集。他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或正面或不经意的带出,都表现着直接的苦闷与对抗。朝歌集的序,提到哪吒的剔骨血肉,问出哪一种人生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本书的序更是直指这无声无光的世界。这世界的残酷与冷漠,一...
评分唐诗中的酒价 《玉壶清话》是北宋的一本笔记,里面记载了一些有趣的掌故。书中第一个故事就是关于唐代酒价的: 真宗尝曲宴群臣于太清楼,君臣欢浃,谈笑无闲。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中贵人奏有南仁和者,亟令进之,遍赐宴席。上亦颇爱,问其价,中贵人以实对。上遽问近臣曰:...
评分88页,“大学生会什么要去延安”,当为“为什么” 也看过作者的朝歌集。他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或正面或不经意的带出,都表现着直接的苦闷与对抗。朝歌集的序,提到哪吒的剔骨血肉,问出哪一种人生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本书的序更是直指这无声无光的世界。这世界的残酷与冷漠,一...
评分要不是人死了还不值这个分数,写得还不如维舟
评分序言和回忆高华两篇印象很深。
评分第167页。
评分“黄侃说过的话中有一句是:‘中国学问的方法:不在于发现,而在于发明。’以这句话来看,当时在日本作为权威看待的罗振玉、王国维二人的学问,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发现,换句话说是倾向资料主义的。而发明则是对重要的书踏踏实实地用功细读,去发掘其中的某种东西。”
评分序写的真好。俞平伯那篇也可观。另《跋陈璧君钞本<双照楼诗词稿>》中,有录龙榆生跋全文,述及汪兆铭“三易稿而后定,急足凡三至”,可见其对诗词传世以明心迹的看重,唯恐这唯一的辩白机会不能为人所察,是为汪先生好名之又一证明,当然其好名与常人甚至人杰之好名都是有殊然之别的。此为读此书之几点收获。最后一篇徐公持先生的访谈,有说及国学热,颇合我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