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考切波,女,1947年5月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1969年获密歇根州立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以后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出版过《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现代世界中的革命》、《保护士兵与母亲》等专著。曾任美国社会科学史协会主席(1996年)、美国政治科学学会主席(2001-2003年)、现为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政府与社会学系教授。
人们为什么起来革命?当我们检视世界漫长的历史,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着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坚忍沉默的农民和他们的生活时,这个问题看起来更加不那么简单和引人入胜。这是斯考契波的著作《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以引人关注的原因之一,而本书的副标题“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
评分Skocpol的这本书一向被奉研究国家与革命的经典。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本书在方法和史料分析判断上似乎都存在不少问题,但其方法论上的创新曾经一度引起学界的一股风潮,获得过美国社会研究界的很多奖项,至今仍然是研究国家和社会革命的必读经典书目;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其...
评分 评分一、梳理:社会革命的演进类型与原因 对于我来说这本《国家与社会革命》是一本读起来令人振奋的学术专著,它拥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但是并不因此显得繁琐铺陈,斯考切波通过结构性的视角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将近代史上三场宏伟的社会革命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也...
评分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总算是读完了,但却有点儿失望,感觉并没有很多老师和同学所说的那么好,可能是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吧。个人感觉斯考切波对中国革命的分析时间跨度有点儿大,辛亥革命、国民党的北伐和中共的建国完全不是一回事,而这些作者并未交待清楚;农民在革命初期有发挥作用吗?革命的爆发似乎与农民关系不大,不管是在中国、法国还是俄国,只是后来革命进一步的演变过程中,农民才被动地卷入进来。另外,作者多处提到了支配阶级,但对什么是支配阶级,如何支配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关键人物的重要作用,作者似乎分析的也很少,革命可能就是偶然的。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到,她这一分析框架可能不适用于其他国家的革命。另外,文中的很多细节作者都没有交待清楚。总而言之,有点儿失望。
评分比较历史学的视角,从国家结构及其内部关系、国际竞争体系中所处地位以及国家潜在自主性这三个方面讨论了中、法、俄三个大国的三场革命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之外的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以及分析方法,经典之作!
评分考验历史功底啊,分析的比较深刻~( ’ - ’ * )
评分黎老师说同是Moore的学生,Skocpol学到了一些结论,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展开这些结论,写出来的就是这种别扭的历史比较;而Huntington学到了核心的方法,然后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些方法,接着吸收了广泛到可怕的信息,所以能做出《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种超越其师的伟大著作。终于把这本书读完,发现老师所言不虚,Skocpol太想要证明自己方法的正确性,导致自己的结论似乎模糊因果强行得证。
评分虽然看的很吃力,但是收获还是蛮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