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蒂亚•B.德鲁里(Shadia B. Drury)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University of Regina)政治学与哲学系教授。另著有《列奥•施特劳斯的政治理念》(The Political Ideas of Leo Strauss,1990)《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Leo Strauss and the American Right,1999)和《恐怖与文明:基督教、政治学与西方精神》(Terror and Civilization: Christianity, Politics, and the Western Psyche,2006)。
赵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研究生。
由于某些原因,科耶夫开始厌恶他大半辈子投身于其中的现代性事业。他开始认为,理性在全世界毫无羞耻的胜利已经造成了它在全球的暴政;现代性已经阉割了这个世界,并且夺去了它所有的魅力。结果,科耶夫回应了时髦的文化悲观主义,它已成为欧洲知识分子的标志。
亚历山大•科耶夫,一个谜一般的人物。他对后现代思想的影响如此知名,却鲜被理解。同时透过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双重视角来阅读黑格尔,科耶夫创造出了一套狂野的理论,如果说不是一种催眠般的混合物的话。在这本书中,德鲁里展示了科耶夫的黑格尔主义的本质,以及它同时对法国知识分子和美国知识分子所有的那种非凡影响。
根据德鲁里的说法,科耶夫认为历史是一场悲剧,上演着冷酷、无情、工具性的和没有感情的理性主义如何征服这个世界的故事。德鲁里认为,科耶夫将现代性观念视为乏味理性的决定性胜利, 这构成了后现代思想的基石。
从科耶夫提供的这种世界图像中诞生了一种隐晦的浪漫主义,它表现为一种深刻的怀旧。早已被理性摒弃的东西诸如荒诞、疯狂、混乱、冲动、本能、激情和膂力,被重新拾起。在德鲁里看来,这些理念浪漫化了无故暴力和反理性主义,而正是它们塑造了后现代世界。
最早知道科耶夫这个名字是在刘小枫先生的一篇文章《 施特劳斯抑或科耶夫》之中 (后来又读到一篇写灵知主义的文章里也提到了他),科耶夫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哲学天才:法国两代哲人(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包括雷蒙•葛诺、乔治•巴塔耶、莫里斯•梅洛-庞蒂、安德烈...
评分最早知道科耶夫这个名字是在刘小枫先生的一篇文章《 施特劳斯抑或科耶夫》之中 (后来又读到一篇写灵知主义的文章里也提到了他),科耶夫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哲学天才:法国两代哲人(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包括雷蒙•葛诺、乔治•巴塔耶、莫里斯•梅洛-庞蒂、安德烈...
评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同时代时期相决裂的“后现代”术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汤因比意义上的“后现代”时期用来描述西方历史从1875年之后的的第四个阶段(此前的三个阶段分别是:黑暗时代、中世纪、现代时期)。按照这种说法,西方文明从大约1...
评分亚历山大•科耶夫,也许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得感谢一场纷纷扬扬的笔战。是的,我指的就是刘小枫教授的“国父论”以及接踵而来邓教授的洋洋雄文《评学理》。且不在他们各自的主张(或是恩怨)中纠缠,只要去战场上捡个几颗弹壳,就够我等摆弄一下午了。而笔者实在有幸,竟...
评分亚历山大•科耶夫,也许你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得感谢一场纷纷扬扬的笔战。是的,我指的就是刘小枫教授的“国父论”以及接踵而来邓教授的洋洋雄文《评学理》。且不在他们各自的主张(或是恩怨)中纠缠,只要去战场上捡个几颗弹壳,就够我等摆弄一下午了。而笔者实在有幸,竟...
梳理科耶夫对于黑格尔的错误而迷人的解读本身就饶有意味。作者本着科耶夫出发,在我被科耶夫的推理说服之时,抛出精炼的批驳和诘问,对于福山的分析尤为令人折服。只是全书终章读起来略微有些不知所云,毕竟对于“后现代”没有什么储备。
评分凶悍
评分历史真会终结吗?后现代政治是全球化话语,还是只是反省现代性的发达国家的话语?后现代政治的解构而少建构是不是只是对现代政治的弥补,这反而加强了现代性政治?不管怎样,科耶夫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评分对于了解科耶夫及其后人有着极好的参考价值,但可惜的是这位作者的解读显然缺乏足够的证据。译者很赞。 2013.5.8读毕。
评分对于了解科耶夫及其后人有着极好的参考价值,但可惜的是这位作者的解读显然缺乏足够的证据。译者很赞。 2013.5.8读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