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我是看了Austen的《傲》慕名来看《爱玛》的。书上写这是Austen最成熟的一本书。然而我几乎是硬着头皮看的,到最后才有一点兴趣。 爱玛为人撮合,自己却不想结婚。当然,她的撮合每次都是旨在为女伴找到一个好归宿。这倒没什么。可是当后来哈丽埃塔爱上奈特利先生时...
评分最先认识奥斯丁是通过《傲慢与偏见》,原因也不必多说了。我在早期曾看了BBC的连续剧,对达西的扮演者Colin Firth情有独钟,我觉得他把达西演活了,没人能比得上。后来迷上了BJ日记,Colin Firth在剧中的人名也叫达西,可见他演的达西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在奥斯丁心目中,门当户...
评分购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Central Forum Co-op,不知道写在这里合不合适,我个人感觉翻译版本基本上不如原版的好。
评分我是看了Austen的《傲》慕名来看《爱玛》的。书上写这是Austen最成熟的一本书。然而我几乎是硬着头皮看的,到最后才有一点兴趣。 爱玛为人撮合,自己却不想结婚。当然,她的撮合每次都是旨在为女伴找到一个好归宿。这倒没什么。可是当后来哈丽埃塔爱上奈特利先生时...
评分读过奥斯汀小说的人都知道:散步,谈话,舞会,书信……是奥斯汀小说的情节。爱情,婚姻,家产,门第……是奥斯汀小说的主题。这些东西,足足写满了她的六本小说。难怪夏洛蒂•勃朗特会说,奥斯汀不知激情为何物。但不可否认,那些散步、舞会……,那些门第、婚姻……,还真...
这是爸爸的旧书,放在书架上吸引我很久了。一如既往的家庭生活,我太想了解其中的玄妙,但这个翻译滥用代词,谁说的话不容易一眼看出来,有点头晕。大段大段的家常话,有如一个八婆在你嘴里絮叨了三天三夜,开始还感兴趣,听多了会腻烦。但爱玛的确是个可爱的女孩子,是所有有些自恋、自傲、自以为是的聪明女孩子都很容易代入的角色。南特利先生的耿直劝诫让我对他一开始就很有好感,因为这是平等相待的一种表现。最喜欢的是爱玛发现自己喜欢南特利之后的心态描写,恰逢情窦初开,两心相悦,这种感觉令人心动。似乎简很喜欢写这样的感情,一个年轻气盛的女子和隐忍爱慕的男子之间些许波折但能喜结良缘的故事。普通的世情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魅力?看李安的《理智与情感》时,也会感到生活如此相似而有趣。真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只写自己生活的女作家。
评分为了一部分人的幸福不得不牺牲另外一部分人的幸福,但是被牺牲的那部分人未必就会从此永远不幸。
评分这是爸爸的旧书,放在书架上吸引我很久了。一如既往的家庭生活,我太想了解其中的玄妙,但这个翻译滥用代词,谁说的话不容易一眼看出来,有点头晕。大段大段的家常话,有如一个八婆在你嘴里絮叨了三天三夜,开始还感兴趣,听多了会腻烦。但爱玛的确是个可爱的女孩子,是所有有些自恋、自傲、自以为是的聪明女孩子都很容易代入的角色。南特利先生的耿直劝诫让我对他一开始就很有好感,因为这是平等相待的一种表现。最喜欢的是爱玛发现自己喜欢南特利之后的心态描写,恰逢情窦初开,两心相悦,这种感觉令人心动。似乎简很喜欢写这样的感情,一个年轻气盛的女子和隐忍爱慕的男子之间些许波折但能喜结良缘的故事。普通的世情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魅力?看李安的《理智与情感》时,也会感到生活如此相似而有趣。真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只写自己生活的女作家。
评分不是特别喜欢,感觉情节有些拖沓和平淡……有学者认为《爱玛》是奥斯丁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但我作为一个业余人士读不出这些,只是觉得确实没有《傲慢与偏见》看着激动人心,大概这也是《爱玛》不如《傲慢》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评分书是小32开,非常有感觉,刚刚好抓在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