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一生著述达一千多万字,涉及史学、文学、经学、文字学、文化思想、民族学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以及十多种教材和文史通俗读物。其著述规模恢宏,博赡丰实,素为学界所推重,对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四大分类,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文化资源宝藏,如何充分利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人是否有效利用这个资源,实现继承后的创新。
吕思勉先生是近代不多见的贯通经、史、子、集的史学大家,同时,多年的从教经验也使他成为传授研究古代文化典籍心得的教育大师。本书就是吕先生在不同场合谈如何读经、读史、读子等读书、治学方面的文章汇编。
这些文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近代以来中、西学如何在碰撞中流传的,尤其是面对越来越细的专科化教育,近代大师们是如何对待具有综合性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这些对今天的后学更有足够的借鉴意义。
书中并非实有“十六法”,只是作者生前苦口婆心讲学的十六篇内容互有重合的文章合集,未知编者云“十六法”何所图也。 阅完此书,还真浮出一个前人有过的疑问:“当爱好成为一种职业,还会是爱好吗?”20万字里能有“一种学问之末流,恒不免于流荡而忘返”十六个字发人深省,阅...
评分为何而学,又有何法可依。 知终点而识方向,入门径则可通精深。 人存于世,不可庸碌而活,亦不可懵懂而学~!
评分为何而学,又有何法可依。 知终点而识方向,入门径则可通精深。 人存于世,不可庸碌而活,亦不可懵懂而学~!
评分为何而学,又有何法可依。 知终点而识方向,入门径则可通精深。 人存于世,不可庸碌而活,亦不可懵懂而学~!
评分吕思勉先生是我特别钦佩的学者,博学、通达,不失精深,又不故作高深。此书谈治学方法,极有益于后学。 但也有一点点疑惑:治史取材太倚重史部书。旁及经、子,也只因其于治先秦史不可或缺(第53—54页)。实则秦汉后的历史,集部书(还有子部小说类等等)史料正多,几乎不用,...
把讲国文的部分好好读了一遍。
评分只读了头两篇、附录和谈国文教学的文章。很有体会。
评分诚之先生论学,值得学习。
评分吕思勉这部《为学十六法》,并不是吕思勉亲自撰写的一部书,而是从《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史学与史籍四种》、《吕思勉论学丛稿》等书编辑出的一部作品。这样就能够概览吕思勉关于经史子集四部研究的基本方法了。附录两篇文章,一篇关于自己学术自述,一篇是论章太炎、康长素、梁任公,都可以看到学术前辈的为学门径。不过,从书中我们看到他最为擅长的还是史学和经学,子学和文学只是涉猎而已。
评分最近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