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與方法

空性與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鎮國

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研究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專業領域為佛教哲學、中國哲學,出版《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1999年)、《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2002年),以及中、英、日文論文多篇。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台灣哲學學會理事長、荷蘭萊頓大學、日本筑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出版者: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
作者:林鎮國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2
价格:新台币35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64752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佛学 
  • 林镇国 
  • 宗教 
  • 哲学 
  • 港台 
  • (港台版) 
  • 语言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書以空性與方法為題,是受到嘉達美《真理與方法》的啟發。如何從方法/非方法中開顯存有/真理,原是各家哲學所共許的目標,佛教哲學也不例外。凡能落實在邏輯、知識、倫理、歷史、宗教的層次,應機設教,有效達成解脫論目標,方法的多元主義本來就符合佛教的立場。副標題所強調的「跨文化佛教哲學」進路,說明本書聚焦於跨文化情境中佛教意義世界的孳乳、繁衍與豐富: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如何看待「證成道理」,陳那如何在邏輯、知識論與語言哲學議題上全面和各印度哲學派交鋒,促成印度哲學的知識論轉向,龍樹如何在《迴諍論》中質疑量論的合法性,中世紀漢語佛教徒如何學習來自印度的邏輯和知識論,後來的發展又如何影響近代東亞二種哲學型態的形成,這些都是本書關切的議題。其他如從「智的現象學」抉發天台智顗的一心三觀,從敘事與行事性言說重新解讀神會禪學的類形上學命題,從德里達的〈暴力與形上學〉接引列維納斯和龍樹的哲學對話,從布特曼解神話詮釋學審視印順的人間淨土思想,甚至於從西谷啟治論空的歷史性比較京都學派和新儒家的歷史意識,都是跨文化與跨方法論下具體的詮釋實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由十四篇论文、讲座稿构成,一些写作年代很早,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与知识论问题相关。作者自谓题目源自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标题则多以“XX与XX”开头。不过将本书与“方法”一词联系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各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方法”(诠释学/福柯等耳熟能详...

评分

本书由十四篇论文、讲座稿构成,一些写作年代很早,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与知识论问题相关。作者自谓题目源自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标题则多以“XX与XX”开头。不过将本书与“方法”一词联系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各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方法”(诠释学/福柯等耳熟能详...

评分

本书由十四篇论文、讲座稿构成,一些写作年代很早,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与知识论问题相关。作者自谓题目源自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标题则多以“XX与XX”开头。不过将本书与“方法”一词联系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各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方法”(诠释学/福柯等耳熟能详...

评分

本书由十四篇论文、讲座稿构成,一些写作年代很早,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与知识论问题相关。作者自谓题目源自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标题则多以“XX与XX”开头。不过将本书与“方法”一词联系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各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方法”(诠释学/福柯等耳熟能详...

评分

本书由十四篇论文、讲座稿构成,一些写作年代很早,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与知识论问题相关。作者自谓题目源自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标题则多以“XX与XX”开头。不过将本书与“方法”一词联系起来,给人的第一印象还是各文开头所列举的种种“方法”(诠释学/福柯等耳熟能详...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