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的科学与科普作家。在牛津大学主修化学专业,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已出版十部科学与科普书籍,并在世界许多著名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和评论。目前在著名杂志《科学》任特邀科学编辑,并经常通过媒体和在高等学府举办各种讲座。
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个体的行为是无法预知的,但是,当个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群体的行为反而表现得有章可循,于杂乱中显现秩序和稳定。这是为什么呢?
围绕这一问题,作者从统计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探寻其中的缘由,发现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奇妙的结合点,以及它们共同的法则。从细菌生长的形态到交通流的运行,从流体相变到政治结盟,从电脑网络到市场交易,等等,莫不于纷繁多样中遵从一致的奇妙规则。
结论或许令人充满遐想,论证的过程却平易生动。作者小心翼翼地择取例证,谨慎地驱遣词句,以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各门类的知识与道理,实属少见。
我是因为汪丁丁的推荐而买了这本书。 果然不出所料,根据汪老师的风格,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和对此的预期基本一致。 精力旺盛的物理学家孜孜不倦地建立并修改一个又一个无聊的模型。 正如维特根斯坦而言,这些人便是典型的“游戏规则的旁观者”。 我就知道贝克尔的模型会被引用到...
评分《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英文原版名字是:“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2004年出版的。中文版有两个:《预知社会》出版于2007年,《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出版于2010年。我看的是后一个版本。看了一大半,还没看文。 英文版的...
评分不少人把它当作科学社会学著作甚至是科幻作品的理论背景来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大众化的观点,也许这样的定位能为他争取更多的读者。不过,这本书适合的读者(不一定是作者预期的Target Audience),应该是多年前《第一推动》系列最忠实的追随者——至少你要知道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
评分书中多次提到了华人的名字,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也提到了一些中国的事例。占全球1/5人口的华人在未来的一百年内或许真的会成为类似犹太人族群,当然还有个明确公认的政治实体国家政府。 本书前边的大半部分和自然科学关系更密切些,后半部分和社会科学关系更密切些。这些都暗...
评分这是一本用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社会学的书,即通过流体力学和概率论等来解释人类群体的行为模式。 一般,我们认为人类行为是不可预知的,其作为群体的行为也是没有规律的。不像物理学一样,只要给定初始条件,结果就是确定的--这就是科学原理。但是,本书就要颠覆我们的这种观点...
一本很科学的社会科学图书,推荐理科生阅读。
评分书很好,翻译的也很用心,不过实在看不动了……
评分枯燥无味,大概读了20几页。
评分作者忙着炫耀他的博学和摘记的时候,忘了首先应该是说事儿。
评分人类的普遍行动研究中加入物理学、生物学领域的相变、乘方律、自组织模式、集体行为和网络的标度不变性等概念实在令人耳目一新,而作者百科全书式的学术修养在观点佐证中如鱼得水。经济学、史学、数学、文化研究的协奏所带来的思想洗礼令人震惊。大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