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 Nagel) (1901—1985)
内格尔出生于现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当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十岁时随家庭移居美国。1923年获纽约城市学院学士学位,192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硕士学位,193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此后除了在洛克菲勒大学工作过一年之外,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46年起任教授,1956年至1966年任杜威讲座哲学教授,1967年至1970年退休前成为校级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6年任《符号逻辑》杂志编委;1939年至1956年担任《哲学杂志》编委;1956年至1959年任《科学哲学》杂志编委。曾任美国哲学和科学方法研究会主席,美国符号逻辑协会主席,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他于1961年出版的《科学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ce)被公认为科学分析哲学的开山之作,是逻辑实证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内格尔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詹姆士·R· 纽曼(James R. Newman)(1907—1966)
律师、数学家和数学史家。二战前后及期间曾担任美国驻伦敦大使馆首席情报官,战时副国务卿特别助理,美国参议院原子能问题顾问等重要敏感职务。战后从1948年起,成为《科学美国人》杂志的编委会成员。他曾用十几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了四卷本的《数学世界》丛书,其中收集了从古到今的重要数学文献,具有极大参考价值,曾多次再版。
《哥德尔证明》是第一本既面向学者又面向非专业人士,对哥德尔证明的主要思路和广泛含义作了易读的解释的书。对任何具有逻辑和哲学品味的受过教育的人士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先前无法企及的论题的机会。
在此书的新版中,普利策奖的获奖作者道格拉斯•R·霍夫斯塔特对这一经典著作的原文进行了重新斟酌和更新,澄清了模糊之处,使论述更为清晰,并使行文更具可读性。
对于像我这种伪数学迷来说,最喜欢的就是这类书了。 豆瓣评论有限制,的确严重降低评论质量,凭啥让我非得写满规定字数。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有...
评分我总觉得哥德尔定理证明的并不是人类如何如何。我一直深信逻辑并非最强的认知方式。哥德尔否定的应该是纯粹逻辑系统的绝对统治地位,也就是说人如果想知道更多,必然要借助于非逻辑的力量。逻辑和科学是最易于传播的,但很可能人类的进化就这样被淹没在“大多数”、“正常”的...
评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根本策略: 1.建立一个系统PM,使得其序列号与元理论中公理及其引理建立映射关系——得到哥德尔数; 2.利用特殊的定义策略,使得映射建立的序号巨大化、不重复,且有规律性;在哥德尔的论文中,天才地利用里质数、指数、乘积三者 的可还原关系。 ...
评分太多关于哥德尔定理的讨论,都是就着一点感性认识随意发挥,实在太不着边际。我们都不是逻辑学专家(就我自己而言,在朝着专家的方向努力,能否成功还得两说,但至少现在肯定不是),要完全搞清哥德尔的工作然后再去讨论,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但在讨论之前,至少要了解哥德尔的...
评分关于数学的一些看法: 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它与很多东西相关联,比如到现在为止我都能觉得我们能抽象出1,2,3,4……抽象出来数字是一件神奇的事。 两小儿辩数,比谁说的数字更大: A:一百 B:一千 A:一万 B:一亿 A:一亿加一 B:一亿加一再加一 A:反正我是你说...
因为篇幅的限制,对于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并没有非常系统的介绍,省略很多必要的证明,其中关于Dem和Sub函数的定义也是含糊其辞的。可以映射于自身的形式系统是难以通过系统内部的演绎规则得出一致性证明的,似乎也就规定了人工智能的先天局限。当然对于人类似乎也是如此,如果排除某些先验的判断的话。
评分还是需要买一本来认认真真看。
评分可惜没有数论基础,不过对专业外的人来说,本书已经基本把证明的框架架构起来了,公理系统的不完全性证明,又引发新的问题,知识永远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评分重读此书,数学太少,作为领域外科普很适合。不过有一点数理逻辑基础还是大有帮助。另外这本书中很多逻辑学概念都没有涉及,所以只能算最浅显的哥德尔论述了。(其实哥德尔证明核心还是构造PM系统消歧义)
评分深入浅出~元数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