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洛·梅(1909—1994),美國存在心理學傢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傢。1930年獲得奧柏林學院文學學士學位,1938年獲得紐約聯閤神學院神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懷特研究院和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長期工作。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齣貢獻奬和美國心理學基金會的心理學終身成就奬章等奬勵。齣版瞭《谘詢的藝術:如何給予和獲得心理健康》、《焦慮的意義》、《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誌》、《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祈望神話》等20多部著作。
第一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刺激人眼球的观点,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问题是空虚,人们不仅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这种空虚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且如果不纠正,它最终会导致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无效甚至被排斥...
評分 評分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最近因为朋友推荐,开始看罗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大师的著作吧,浅显易懂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故事,让人反思自身,回望来路,也认识所处的世界。 特别是罗洛·梅,在这本书里,他时而引用T·S·艾略特的诗歌,时而抛出一段流行歌曲,...
評分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最近因为朋友推荐,开始看罗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大师的著作吧,浅显易懂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故事,让人反思自身,回望来路,也认识所处的世界。 特别是罗洛·梅,在这本书里,他时而引用T·S·艾略特的诗歌,时而抛出一段流行歌曲,...
評分罗洛梅是我的偶像,因为他老先生四十岁才拿到心理学博士学位。我也希望自己四十岁之前能有个心理学博士帽带带。而且他也是学文学出身,呵呵,我的一个标杆。 其实我更想看他的焦虑的意义,可惜没看到中译本。这本书现在只看到一小半。不亏是学文学的出身,整了一堆...
good...
评分good...
评分非常好 幫助在認識自己的心理、思想上提升瞭一個颱階
评分超喜歡!此書作於50年代,其中對弗氏精神分析的運用,對超越式統閤自我的追求,多少因時代性而缺乏說服力。但最具價值的,是作者憑藉深刻洞察力直指而齣的現代人性之問題與睏境,這些分析直到今日都如此準確,令人共鳴且警醒。前兩章尤其值得一讀,對生於餘音的年代而無法理解尋覓問題之根源的我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迴答。
评分值得多次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