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现代四大史家”。吕思勉,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教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49年后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现代史学史上,是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里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等1000万字。
《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谭其骧称吕思勉“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严耕望称吕思勉的治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这也是《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的主要特色。顾颉刚评价《中国通史(插图珍藏本)》 “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新的纪元。”《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最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吕思勉国学基础深厚,治史的意趣却不保守。
虽说是白话文写的,但所有考据都是古文,所以读起来有点吃力,总会走神。作者是以历史文化的态度写的本书,所以内容上也更枯燥学术。详细论述了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刑法农业商业的变迁。尊重史实几乎不加个人的意见判断。所以如果耐心读进去还是可以通览中国历史的。读过本...
评分体裁独特,将文化史、政治史分别叙述,将文化、政治这一经一纬编织成历史的网,并将文化、政治的影响与传承关系尽最大的可能进行梳理,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将中国历史的演变穿成了一条条线。读这本书还能够让人了解到学习历史的目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显然更突显了这...
评分副标:——金克木、吕思勉与中国史、唐诗、少数民族的关系 近日读史学大家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贯通了我对金克木、中国历史、唐诗、少数民族的一点浅得。 吕思勉在《白话本国史》上部里,谈到中国从古以来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比如我们惯常听到的所谓匈...
评分《白话本国史》,原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 上海古籍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427450/ 新世纪出版社以《中国通史》为名出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72095/ 中国言实出版社版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18730/ 《吕著中国通史》 上海古...
评分提前说,只看了南宋那部分。本来觉得吧,没看完就打分挺啥啥的。但是鉴于贵瓣短评里不少拿这段夸吕先生秉笔直书发人所未发,加上打分人多分数也不低。就允许我不客观地表达下我的意见吧~ 大概是这几天教科书改革吵吵闹闹的缘故,又看到票圈有人把这本书翻出来。其实吕思勉的观...
吕思勉先生的通史,分上部文化史和下部政治史。二十五史只是帝王将相的传记,真正的社会变迁情形却包含在整个社会生活即文化史之中。吕先生的史观不是传统帝王将相一治一乱的史观,也不是后来经过某团篡改之后阶级斗争的史观,而是民国时候放眼看世界又反观自身的史观。
评分入门。
评分与政治保持适当远离.历史让人深刻,对现实多了一份冷静的激情
评分并非吕著中国通史
评分啊,这本书我当然还没看完。 因为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嘛。 功力毕竟还是不如钱穆,调侃又不如柏杨,从第一页看起就总觉得“这是本小书”。 但它的开本却偏偏这么大,又这么厚---而且完全没必要这么大这么厚,因为里面的字大得离谱。 干脆换个名字叫“老年人版中国通史”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