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深受其影响。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茨威格作品以小说和人物见长。代表作《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而是小时》、《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纪》、《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等。茨威格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在知名的男作家中,茨威格一直享有会写女人的盛誉,他写的历史,传记,常以“笔端带有感情”而著称。在我看来,茨威格笔下是有感情的,但是这种感情常常过分地损害了客观性;茨威格是同情女人的,但是却是以非常男性本位的视角。 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断头女王》,...
评分1. 安托瓦内特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她在漫不经心中忽视了历史交付给她的重大任务。可是,面对世上最强大的诱惑——从一个幼稚的孩子,一下子坐在权利的最顶端,这错误是情有可原的。这种诱惑恐怕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她对这些没有丝毫准备。她不过是一个普通女人,而宫廷里的...
评分我看的这一版本有个很好的副标题,“革命和婚姻的双重悲剧”。比起希望出版社这一系列的标题“玛丽王后的最后岁月”要来得精辟很多。 当年科波拉小姐的电影《MA》,华丽至极。从美泉宫也好,到凡尔赛再到小特里亚农,围绕王后的都是华服、糖果、赌牌、香槟、歌剧...
评分 评分在玛丽王后盛极而衰的人生中,“钻石项链”事件可谓是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她高高在上,为所欲为,睥睨天下。在此之后,她成为众矢之的,摇摇欲坠,大厦将倾。 但有意思的是,这却是一桩莫须有的罪名,是一场针对她的骗局,一次从天而降的诬陷! 骗子拉莫特夫人,假借玛丽王后...
好爱茨威格
评分一直都对marie antoinette 抱有特别的兴趣,她的一生与法兰西的命运相连,是福是祸兮
评分茨威格竟然能将她写得那样的无辜。哪怕她的挥霍无度都有了青春苦闷做理由。 这个女人,身边的丈夫无能到了极致,情人居危则乱,而儿子更是狠刺一剑。身边人的不幸在她身上不断地聚集放大,也造就了她悲剧的一生。 苦难才使人成长,诚不欺我。这么看,早年或任何时候的不幸,都应视为恩泽。
评分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这个历史上铭记的断头王后,15岁就作为政治棋子,从原奥地利帝国公主,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王最小的女儿,变成了当时的法国王储路易十六。书中记载了历史的课本上没有的故事: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且因为生理缺陷无法尽到夫妻间的义务,所以才导致了安托瓦内特的骄奢淫逸、纸醉金迷、赌博挥霍的生活,被称为“赤字皇后”。 直到法国爆发了推翻君主制的大革命,这位王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孕有一双儿女,可是在人生的最后的时刻,站在了审判台上,却遭到了来自八岁儿子的控诉:对自己做了荒诞可怕的事情。这无疑对一个母亲是一种羞辱,对于种种罪行来讲,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可是历史的颠覆性的一面,就是总会有一个罪魁祸首,大头目的死亡,来宣告革命的结束,平稳日子的开始,安居乐业的开端。
评分这书就一直没出版过理想的版本,封面如是,译名如是,所有的中文名统一使用了断头王后这样耸动的标题,从来没用过原有的副标题《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枉费作者一心还原一个被命运摆布的无辜女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