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廉•吉布森 (William Ford Gibson,1948~)

当代最重要的英文作家之一,科幻小说宗师,赛博朋克之父。

他的处女作《神经漫游者》开创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流派,1985年史无前例地囊括雨果、星云、菲利普•K.迪克奖。2005年《时代》将其列入“19 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

吉布森不仅为科幻小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疆域,他天才的文风和犀利的哲学思辨,更赋予科幻小说一种新的质感与厚度。他的每本小说,均是可以被反复品味、反复重读的当代经典。

他也是“网络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的发明者。如今处处可见的“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就是因为吉布森小说的影响力而进入了我们的语言系统。

出版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吉布森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325
译者:Denovo
出版时间:2013-6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51331
丛书系列:读客全球顶级畅销文库:威廉·吉布森作品
图书标签:
  • 科幻 
  • 威廉·吉布森 
  • 赛博朋克 
  • 科幻小说 
  • 小说 
  • 赛伯朋克 
  • 美国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威廉·吉布森是个传奇,即便对于中国人。抱歉,只能用这个非常讽刺的说法。尽管很多科幻迷对他的大名耳熟能详,尽管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他的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平均而已”,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赛博朋克文化的开创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小说没有中译,即便是大名鼎...  

评分

威廉·吉布森是个传奇,即便对于中国人。抱歉,只能用这个非常讽刺的说法。尽管很多科幻迷对他的大名耳熟能详,尽管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他的名言:“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平均而已”,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赛博朋克文化的开创者。但是,他的大部分小说没有中译,即便是大名鼎...  

评分

如果是5年前看这本书,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书中所写的那些事情完全超乎常人的想象范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虚拟空间与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渐渐分不开了。此时再看此书,不禁“呵”地一声!只能佩服作者非凡的幻想力。以《骇客帝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幻想数字世界的影片,很明显...  

评分

这个小说不好介绍,先从一个系列电影说起吧。这个系列电影就是《The Matrix》三部曲。 又叫《黑客帝国》,又叫《廿二世纪杀人网络》,顾名思义,就是和网络有关。在未来,有一种虚拟的网络,人类可以通过线路把思想接入其中。接进去和现实有什么区别?那是虚拟的世界,只要创造...  

评分

1984在文学语境下是个寓意深刻的年份。那一年,“老大哥”无所不能的“电幕”还不见踪迹,但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络正在崛起,一部横空出世的《神经漫游者》告诉人们“老大哥”的另一个可能性。 作者威廉•吉布森坦言,《神经漫游者》是创作“危机”时被逼出来的,科幻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难以超越的。我喜欢暗银色沙滩,无边无际,好像一种厌弃又像一个乐园。

评分

推进到1/3已经快睡着了,弃。标一下吧。比程序拟人化更无聊的是人拟程序化:心智接入空间化的网络,跑来跑去破解防火墙、植入病毒之类的想象力够贫乏,哪怕是在80年代。看到译者写了篇古龙版故事简介,觉得可能是代沟的原因。就像没法理解网络段子过时大半年后出现在春晚还能让好些观众发笑一样。

评分

R.I.P

评分

推进到1/3已经快睡着了,弃。标一下吧。比程序拟人化更无聊的是人拟程序化:心智接入空间化的网络,跑来跑去破解防火墙、植入病毒之类的想象力够贫乏,哪怕是在80年代。看到译者写了篇古龙版故事简介,觉得可能是代沟的原因。就像没法理解网络段子过时大半年后出现在春晚还能让好些观众发笑一样。

评分

充满感知,无力思考。作者一定对嗑药极有心得,阅读过程像用锉刀磨神经,眼前产生五光十色的幻象。细节多到不能承受。名词真是太有力量,比起沃尔夫那种拿名词当形容词用的家伙,果然还是单纯的名词更强大。拍成电影一定也很棒,糜烂绚丽的千叶城啊……中国的地位超然又炫酷,好像是什么很厉害的幕后黑手一样。结尾收得有点配不上前文调动的情绪和感官。差分机居然有570页真的读得下去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