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家庭iFamily

个体家庭iFamil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奕斐

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性别研究、家庭研究.

开课情况:自2002年9月起曾开设:社会学系专业必修课:“组织社会学”;社会学系专业选修课: “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 、“社会性别与发展”、“社会性别研究”、“家庭社会学”;全校公选课: “社会性别教育”、 “视觉文化与社会性别”,授课人数已经超过1000人次。2011年春季,开设双语课程:家庭社会学; 2011年秋季与UC教授合作,开设全英文课程:全球化争议。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沈奕斐
出品人:
页数:36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3
价格:5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426409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家庭 
  • 沈奕斐 
  • 人类学 
  • 当代中国 
  • 社会学/人类学 
  • 城市 
  • 性别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等质性方法来深描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上海家庭的多元和流动背后的逻辑,展示个体、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构了个体家庭(iFamily)的概念,强调以个体为中心但受制于社会条件而代际关系紧密的家庭模式。作者认为今天中国的家庭变迁并不在于从主干到核心这样一种转变,而是在于年轻一代逐渐脱离了家庭主义,每个个体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界定家庭,在自己的利益上选择和决定家庭的结构和关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和社会变迁以交织的方式影响着家庭结构和内部关系;而个体的选择和决定并非是自主决定的,它是在具体的语境下与相关家人的互动、协商、妥协中形成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多观点值得商榷和做进一步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评分

女社会学家视角的社会学著作,比较细腻,但感觉个体与家庭本来就是矛盾的,所以个体家庭的概念有点为时尚早

评分

大型婚育劝退纪录片脚本。结构上不是很清晰,有不少重复的论述分散在各章,但是主要的几个观点还是很有启发。一个强烈的直观感受:这样子的调查和记录恐怕只有女性学者才能做得出来,男性学者看家庭是在地球上看月亮,女性学者是在月亮上看月亮……

评分

好歹这本厚厚的博士论文拯救了我的讨论课!

评分

别的不说,citation做得太差了,太多地方根本对应不上,bibliography的排序也是混乱的不行。念在出版的年份早,估计需要全手工处理就算了吧。。。没有细想,但总觉得当八零后独生子女成为年轻父母的主体之后,很多方面会发生变化。不太同意用子宫家庭来解释教育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