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ping Cong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During the education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politically tumultuous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hinese teacher's school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They were a force in the changes that swept Chinese society, bridging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ls, empowering women, and contributing to rural modernization. This innovative account examin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and impacts of these schools, their role in a society in transistion, and their production of grassroots forces that lead to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一书源于丛小平副教授的博士论文,该书英文版于2007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在该书中,作者跨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建立在丰富的学...
評分《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一书源于丛小平副教授的博士论文,该书英文版于2007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在该书中,作者跨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建立在丰富的学...
評分记者:田波澜 原载《东方早报》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4-04/25/content_884515.htm “乡村教师成为处于现代都市和传统乡村之间的‘夹缝人’。”这是美国休斯顿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丛小平在《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
評分《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一书源于丛小平副教授的博士论文,该书英文版于2007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在该书中,作者跨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建立在丰富的学...
評分《师范学校与中国的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转型(1897-1937)》一书源于丛小平副教授的博士论文,该书英文版于2007年由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中国留美历史学会2008年杰出学术贡献奖。在该书中,作者跨越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建立在丰富的学...
比較紮實,但是寫得太乾瞭,關於state-building也可以再多講些。
评分挺無聊的
评分挺無聊的
评分挺無聊的
评分比較紮實,但是寫得太乾瞭,關於state-building也可以再多講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