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失落的人

继承失落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基兰•德赛(Kiran Desai)

历届布克奖中最年轻的女性获奖者,2006年英语文学界最耀眼的明星。

1971年出生于印度新德里,14岁随母亲移居英国,1年后定居美国。未曾申请美国绿卡,因为觉得这是一种歧视,非常荒诞。其母亲阿妮塔•德赛也是知名作家,3度入围布克奖决选。

慢产作家,迄今只有两部作品。1998年出版处女座《番石榴园的喧闹》,获英国作家协会颁发的首作奖。后用7年时间创作《失落》,获2006年布克奖。

获得文坛巨匠拉什迪、帕慕克等人的高度评价。现正创作第3部作品。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印度] 基兰·德赛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352
译者:韩丽枫
出版时间:2013-10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65133
丛书系列:新经典文库:基兰·德赛作品
图书标签:
  • 基兰·德赛 
  • 印度 
  • 布克奖 
  • 小说 
  • 印度文学 
  • 外国文学 
  • 我来自远方,不存到达的希望 
  • 外国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来自远方,不存到达的希望

从不曾拥有,却总在失去

----------------

荣获英语文学最高奖——布克奖

美国国家书评奖 / 《出版家周刊》“年度十大小说”

基兰•德赛是一个好作家,我崇拜她!—— 帕慕克

创作7年,从1500页压缩到300页;被译成40多种文字

------------------

事情发生在一个迷雾浓得滴水的下午。

印度边陲,喜马拉雅山山脚。一座破败的大宅里,住着法官、他的孙女和一个厨子。有一天,一群打扮得像游击队员的男孩气势汹汹地闯入了宅子,扫荡一番后扬长而去。事后,另两个人都不敢看老法官,因为那就相当于在盯着他的耻辱看。一个骄傲男人的沦落是可怕的,他很可能会杀掉目击者。

事情并没有闹得沸沸扬扬。但不安与失落,兀自钻出破败的大宅,搅得人心惶惶。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如同中国一样,20世纪的印度同样受到了三个强势国家(英国、苏联、美国)的影响,强势的文明从肉体和精神上一次次撼动着这片有着古老传统的土地,然而,每次的武力侵略或思想影响或经济掠夺都只是给了印度人一个发展的梦想,一次梦想破灭后的失落,一种需要遗忘的价值观。他们...  

评分

【读品】罗豫/文 2006年,印度女作家基兰·德赛以一本涉及全球化和经济不平等问题的小说——《失落》折桂布克奖。5万镑奖金到达德赛手中时,不知她是否会联想到,这笔钱中有多少正是当年从印度乘船到达英国的财富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的徒子徒孙。印度人拿布克奖远不是头一遭,对...  

评分

真是失落情绪浓重的一本书,每个人物的遭遇都有类似于僵局的味道,失落是必然,又挣扎得十分悲情.好在作者笔法幽默通透,许多桥段叫人看了大笑而会心.  

评分

评分

to tell the truth. I didn't finish it, though I made my attempts. Maybe I am prejudiced. Never found any contemporary writer from India or Pakistan really interesting. (anyone who want to beat me for this: u r welcome to recommend ur favorite) At least this...  

用户评价

评分

平缓的叙述中突起的尖锐最令人惊心。我们捡拾过许多碎片,可是却不能像基兰似的编织一部真正的具有文学性的小说。嗯,我该去看看广受好评的《繁花》到底如何。

评分

语感很好,诗性很强,读起来很美。从1500页删减到300页,可以想象删除了什么,但是线索仍然很多,法官的、比居的、赛伊的等等,可是美国那条线总觉得不够劲,有点弱,而法官的性格线太直,没有一点想象力,对妻子和父亲的冷酷显得奇怪而刻意。最好的线当然是当下的尼泊尔线,在残酷而无法分清对错的局势下,那些向往,那些穷困一生的无奈,而不管多么纷乱,人都过着看似最平常的生活。总的来说,笔触是蛮好的了,情感不够深挖,有些流于表面,有些遗憾。

评分

叙述耐心而琐碎,还有不少跳跃性的幽默,描绘出的印度几代人和几个不同阶层的生活,我居然读出了不少隐喻的部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

评分

比上一篇要好

评分

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失落感,在两个文明之间进退两难的法官身上、在远渡重洋又狼狈归乡的比居身上、在经历成长之迷惘的赛伊身上……噶伦堡、廓尔喀、印度,不仅仅是地名,更是一代代人宿命。时代再发展,东西方再接轨,你再离家千里对抛弃的一切表现得嗤之以鼻,也无法回避家国故土、成长记忆的烙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