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曾就学于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等职。20世纪30年代初,他完成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该书多次重印,为国内外学习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
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整理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本书以二十余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
废寝忘食地花了两天读完了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很受启发,对儒释道的发展有了清晰的理解。现把书中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儒释道是国粹哲学,细分可分为出世和入世。出世通常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不现实不适用的,讲究超凡脱俗;入世就是现实主义的讲究很现实很实用的东...
评分这是我对这本书的判断。 凡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
评分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
评分 评分就我的阅读和思考判断,“中国哲学的精神”讲得好的有两个人,一为冯友兰先生,一为李慎之先生。冯先生是在其著名的《中国哲学简史》的第一章讲这个问题的;李慎之先生则是在《新华文摘》1993年第7期中用专文的形式论述同样的问题。我今天主要沿着这两位先生的观点来谈这个问题...
纲领性哲学简史,真的很简。可以做16岁学历史的时候的目录。。。
评分人往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浅默。
评分2013.9.18-2013.10.23
评分以器释道,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有点理解为什么朴槿惠说这本书拯救她于最茫然的时候了,因为有哲学思辨的世界,宗教已然无用。科学的发展带来宗教的式微,哲学却永远在它们前头。中国的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更具有普适性,是各个阶层都能去领会学习,各达其意的知之哲学。
评分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什么是哲学呢?冯友兰先生在本书中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是非常推崇的,诸子百家思维的释放,奠定了中国思想的基础,杨朱、老子、庄子的三重境界,诠释无为之道,孔孟儒家文化影响中国千年,名家公孙龙白马非马论逻辑辩证,到宋朝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庭抗礼,性即是理?心即是理?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到大不断地接收的生活中的道理,古人云,长辈说过,简单隽永的字句,总能戳到思考的深处,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就是这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