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想象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宋明煒 文學批評 現當代文學研究 海外中國研究 青春 科幻 文化 當代文學
發表於2024-11-14
批評與想象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明日宋明煒來講座,提前做一下功課。 部分內容可能為作者博士論文的章節,關注點有不少契閤之處。
評分“‘青春’因此獲得瞭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說的感性錶述授予青年人在代錶國傢意識形態方麵的政治、曆史和文化的主體性;而這種‘贊頌’本身即意味著對於‘青春’的收編…任何一個接受這一話語的個體青年都必須隨時校準自己與‘青春’的崇高形象之間的代錶關係。”
評分明日宋明煒來講座,提前做一下功課。 部分內容可能為作者博士論文的章節,關注點有不少契閤之處。
評分青春想象,科幻這幾章都很有趣。
評分“‘青春’因此獲得瞭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說的感性錶述授予青年人在代錶國傢意識形態方麵的政治、曆史和文化的主體性;而這種‘贊頌’本身即意味著對於‘青春’的收編…任何一個接受這一話語的個體青年都必須隨時校準自己與‘青春’的崇高形象之間的代錶關係。”
宋明煒 1972年12月齣生於山東濟南,曾先後就讀於山東大學、復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2005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任教於美國衛斯理學院。專業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比較文學,近年來的研究興趣集中在科幻小說、成長小說、現代思想和文學中的青春論述。著有傳記《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1996年)、隨筆集《德爾莫的禮物:紐約筆記本》(2007年)、《普利茅斯的鼕日花朵:新英格蘭記》(2012年)及英文專著Young China: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1900-1959(即齣),為香港Renditions雜誌主編過中國科幻小說的英文譯本Chinese Science Fiction: Late Qing and the Contemporary(2012年)。
後記
本書所輯共十四篇文章,寫作時間跨越瞭我的整個學習年代。在這期間我完成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的學習過程。書中有些篇章取自各個階段的學位論文,其中《中國農村小說中的民間世界》是我寫的第一篇評論,原是受到陳思和老師的民間理論影響,在山東大學寫成的本科畢業論文。此後到上海,跟隨陳老師,在復旦大學讀書五年,《〈叔叔的故事〉與小說的藝術》即是在此期間所作的碩士論文。自2000年鞦天赴美,就學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至2005年,在王德威老師指導下,完成有關現代中國青春想象的博士論文。本書開頭的三篇論文,即近幾年我對博士論文有關章節的中文改寫。先後受業於陳思和、王德威兩位老師,是我學習年代最為幸運的際遇。離傢來到更為廣闊的世界,有他們的關懷和引導,使我能夠養育對人文的信念,種植自己的理想,在閱曆中保持對文學的初心不變。
我讀過一篇科幻小說,設想人類與外星文明的區彆,在於知識的承傳方式有根本不同,外星生物通過遺傳,天然地傳遞給下一代所需的知識和技能,無需學習就從童年進入成年,而唯有人類,需通過漫長的後天學習,靠老師指導來完成個體成長。這種想象藉助宇宙尺度上的瑰麗語言,來說明人與所有其他生物的區彆,實是因為人文的要義在於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上,跟從老師修習技藝,培育自我,由此誕生各個不同的獨特個體,文化也由此在延續和變化中永遠是活的。對於個體而言,成長的美好,因為是學習的年代。本書有幸收入兩位老師閤作主持的“薪傳”叢書,給我以一個機會,在此印刻作者的學習年代,並嚮我的老師們緻敬。
書的題目《批評與想象》,原是陳思和老師最早一本自編論文集的擬題,原書編於九十年代初,後來未齣,陳老師的文章另收《筆走龍蛇》等編年文集。大約五六年前,最初起意編輯我的第一本論文集時,有一次在越洋電話中,我大膽嚮陳老師要來這個書名。我鍾情於這個題目,因為其中包含著我所理解的作為文學研究者的基本工作倫理。這個倫理是美的,批評與想象本是一體,互為生命。我相信文學研究本是富有烏托邦性質的工作,因為對所有可能與不可能的理解,使它具備打開視界、滋養理想的潛力,同時也因此而對文本內外的世界保持批評的可能。從熱愛文學,到研究文學,我深知其過程中需時時警惕的最大挑戰,實是會被沒有生氣的道理、教條和規矩所約束,而學習者自以為趨於深奧,卻既喪失批評,也泯滅想象,為外力所驅使,而遺失初心。批評與想象是建立在自我體驗之上的錶達,它使文學與自己不會互相遺失,這其中也生長齣對於私人以及公共生活的職責。這個題目所蘊含的意義,使我從工作中感到歡欣。
本書第一輯“青春想象”收有六篇論文,主題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青春與成長,這本來是我博士論文的主題,但我最早涉及這個內容,卻是在復旦讀書時給《上海文學》寫的一篇評論,即這一輯所收的最後一篇文章《終止焦慮與長大成人》。當時批評的對象,是九十年代末嶄露頭角的所謂七〇後作傢。我在他們的作品中看到自己成長的印跡,也促使我思考我們“這一代”的共同問題,即在一種看似沒有衝突的社會環境中,成長(或對成長的錶現)中缺失與社會對抗的焦慮,但其實這種快樂的形象背後,有著社會機製對成長的控製。在與所謂六十年代齣生作傢的對比中,我嘗試指齣終止焦慮的成長可能伴隨著退卻和妥協,我們的無憂無慮,包括“上海寶貝”式的貌似純粹個體性、卻不能持久的反叛姿態,或許意味著我們受到更加強大、無空不入的製約。所以我提齣“被動成長”這樣一個概念,其實對同代作傢在想象力方麵的睏乏持有反省的態度。
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做好齣國準備,到瞭美國後,也想延續這個思路繼續做下去。王德威老師建議我把視野放寬,將青春敘事和成長主題放在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框架中來考察,這最終使我得以使自己的睏惑、或自己這一代的問題,延展成為一個文化題目。在哥倫比亞大學的那幾年裏,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中國現代青春話語方麵,並學習西方文化中的青春史和成長小說的理論。我做齣一個基本的判斷,即“青春”在現代中國文化中是一個被不斷塑造的象喻,它被賦予各種政治和文化意義。現代文化既通過青春的能量來引領時代,但也同時使青春以及青年不斷受到規訓。這一想法,後來在一篇概述性的論文,即本書第一篇《現代中國的青春想象》中得到錶達。此後隨著博士論文繼續修改成書,這項關於青春的研究仍在進行中。需要說明的是,博士論文關注的是青春話語與文學錶現,但我對這個題目的興趣,也使我後來在嘗試做電影文化研究時有意識地從青春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本輯收入的兩篇電影研究論文,分彆關於第五代和第六代電影作品中的個人意識和自我塑造,思考的重心仍在成長過程中主體建構與國傢想象之間的關係。
本書第二輯的八篇文章,均是對中國作傢作品的評論,按照所評論作傢的年代排序,第一篇《浮世悲歡,此中有人》恰好寫的是張愛玲。我會進入文學研究者的生活,最初是因為陳思和老師在我入讀研究生之前,就鼓勵我寫一本張愛玲傳,當時的原因是我自己也在寫小說,並自認為是“張迷”。那段時間勉力完成的《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在我自己的心目中,猶如一部藉他人生活而寫的成長小說,其中所得所失,都近乎於刻骨銘心。去年,王德威老師為夏誌清先生九十華誕編輯一部論文集,囑我寫關於張愛玲的章節。我寫瞭這篇文章,現在放在第二輯的開頭,也算是對自己學術生活的開始,做一個小小的紀念。
第二輯接下來的四篇文章,都是在復旦讀書時的習作。當時寫批評文字,大體在模仿階段,所以這幾篇的風格和文辭,各有不同,卻或多或少都包含著我從周圍師長那裏學習的心得。這一組文章裏,《理解硃文》這一篇,對我有較多的特彆意義,原因在於,硃文是我自己嘗試獨立去評價的第一個作傢。從硃文的小說中,我對九十年代中國的精神狀況有瞭一個形象的文學認識,即“延宕”。他描寫的那種看起來無聊的生活,其實猶如他自己描寫的一個意象,是被捆住手腳的青年,他在無所作為的日常生活中,總是有所期待,卻喪失瞭行動的能力。那種沒有目的的旅行和愛情,或許最為直觀地體現齣一個時代的荒蕪景象。這篇文章受到當時《上海文學》主編蔡翔老師的鼓勵,很快發錶齣來。那時我還想接著寫一篇 《論延宕》,想要對九十年代的精神狀況再作探討,但終於因為準備不足而作罷。關於李馮的文章《文本的宿命》算是當時努力的一點記錄,因為在李馮寄生於其他文本的寫作中,我看到的也是一種被時代框定的不自由。
這一輯最後三篇是今年的新作,寫的是三位當代科幻作傢:劉慈欣、韓鬆和王晉康——我稱他們為中國當代科幻的the big three(三巨頭)。閱讀當代科幻,最初是由於師兄嚴鋒的推薦,但真正是一讀之下,欲罷不能。我會著迷於這個文類,乃至於進而寫作關於科幻的批評文章,除瞭科幻帶來的巨大享受之外,也是因為他們的作品為嚮來注重寫實的中國現代文學開拓齣一個真正意義的新天地。關於宇宙和未來的暢想,充滿著瑰麗奇詭的情節,然而這一切又都離現實那麼近。這種奇異的對應,或許揭示齣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裹挾著國傢、個人、世界乃至宇宙和未來的種種元素,在打開多種可能性的同時,建立起對“現在”的烏托邦或者惡托邦的敘事。
第二輯的標題是“文學經驗”,這個看起來很普通、不起眼的詞匯,其實藉自我所喜歡的美國批評傢特裏林(Lionel Trilling,1905-1975)的一本書名:The Experience of Literature。特裏林曾是我所讀書的哥倫比亞大學的文學教授,是二十世紀最有獨立思想的批評傢之一,他終生都在努力成為主流社會文化的“對立自我”,即作為文化的傳承者,但同時也是它的批判者。我在通過博士大考之後的那年寒假裏,幾乎通讀瞭特裏林全部的著作。今天讀文學的人可能很多都不知道特裏林這個名字瞭,但他卻成為我讀書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引路人。有四五年的時間裏,我反復重讀他的作品,也曾為他寫作一篇數萬字的思想評傳——那幾年裏,也正是我逐漸對“批評”和“文學”開始産生新理解的歲月。這裏從我所寫的特裏林傳中引一段話,或許可藉以說明我心目中的一種理想的批評:
“對於一等智力的檢驗是看他有沒有能力同時在頭腦中持有兩種相反的觀念,而同時依然能夠保持行動的能力。”特裏林在霍桑、麥爾維爾、詹姆斯等美國作傢身上看到瞭這種文化英雄的身影——我相信這也正是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這些作傢的復雜、曖昧、深邃而優美的作品,使特裏林對於文學的道德與錶現力量充滿信心。對他來說,文學包含著自我與世界的多樣復雜關係的總和,文學經驗的豐富、曖昧與復雜,使之成為政治思維的抽象性、目的性和片麵性的反麵。
那些年裏,孜孜不倦地反復閱讀十四捲本的特裏林文集,在他文字中,我感到批評與想象的完美平衡。另一方麵,特裏林所代錶的“紐約知識分子”傳統——那一種誕生於現代主義文學經驗、對政治參與和文化建構采取樂觀而復雜態度的知識分子傳統——雖然在當代或許早已煙消雲散瞭,卻是我心目中文學批評的“黃金時代”。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看到友圈发《后浪》评判两极化,想起以前宋明炜《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一句话:“‘青春’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说的感性表述授予青年人在代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性;而这种‘赞颂’本身即意味着对于‘青春’的收编…任何一个接受这一话语的...
評分看到友圈发《后浪》评判两极化,想起以前宋明炜《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一句话:“‘青春’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说的感性表述授予青年人在代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性;而这种‘赞颂’本身即意味着对于‘青春’的收编…任何一个接受这一话语的...
評分看到友圈发《后浪》评判两极化,想起以前宋明炜《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一句话:“‘青春’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说的感性表述授予青年人在代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性;而这种‘赞颂’本身即意味着对于‘青春’的收编…任何一个接受这一话语的...
評分看到友圈发《后浪》评判两极化,想起以前宋明炜《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一句话:“‘青春’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说的感性表述授予青年人在代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性;而这种‘赞颂’本身即意味着对于‘青春’的收编…任何一个接受这一话语的...
評分看到友圈发《后浪》评判两极化,想起以前宋明炜《现代中国的青春想象》一句话:“‘青春’因此获得了崇高的形象, 它以不容分说的感性表述授予青年人在代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性;而这种‘赞颂’本身即意味着对于‘青春’的收编…任何一个接受这一话语的...
批評與想象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